人民网 >> 理论 >>
农业部部长解析: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之“五稳”
记者 万鹏
2013年03月25日09:2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是稳定物价。物价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最受老百姓关注。物价过低,经济有陷入衰退的危险;物价过高,则是经济失衡的信号。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经济才能健康运行,人心才会稳定。特别是我国中低收入人口众多,对物价急剧波动承受能力低。一般来说,CPI保持在1%—3%最好,3%—5%也可以接受。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这是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中央把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调控目标定在3.5%左右,是符合实际的。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可忽视,加上去年价格环比上涨带来的翘尾因素,实现今年的调控目标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三是稳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三碰头”。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亿人。今年就业形势仍很严峻,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与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预期目标任务艰巨。只有把就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广辟就业渠道,不断增加全社会就业容量,才能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四是稳定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凡是农业出现滑坡,经济社会就会出现波动;越是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越加凸显。稳定农业首先要稳定粮食。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供求仍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还跟不上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只有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拿出一些真金白银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国家粮食安全才更有保障。

五是稳定出口。稳定出口不是为了出口创汇,而主要是为了稳定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稳定外向型就业,同时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中央提出,2013年外贸进出口力争增长8%左右。今年外贸特别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弱,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上升,而我国出口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在递减。稳定增加出口,需要实行出口多元化战略,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培育潜在市场,加快形成出口新优势。

总之,只要保持增长、物价、就业、农业和出口这五个方面基本稳定,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闪失,社会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