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以政府向社会放权为重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从现实看,社会管理创新实质是政府管理的创新。面对着社会利益主体与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微博时代,以行政管控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谐,还容易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这就需要政府主动向社会放权,以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1)在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公益组织放权,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2)加快官办社会组织、传统事业机构的“去行政化”改革,由此走出一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的新路子;(3)建立利益协商对话机制,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并使之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公共产品;(4)构建社会和谐稳定长效的机制,重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国家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3. 把优化权力结构作为行政体制的重点。这些年,一再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为什么仍不到位?关键在于受权力结构不合理的掣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要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目标要求,把重点放在优化权力结构上。(1)建立以大部门制为重点的行政决策系统。着力解决行政决策权既过于集中又过于分散的问题,强化各个部委的决策主体职能,以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2)建立法定化、专业化的行政执行系统。建议结合事业机构改革,尽快提出行政执行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3)建立权威性的行政监督系统。如何超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独立实施有效的行政监督,需要提出总体设计以尽快破题。
4. 把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大任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在于全面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1)抓紧出台政务公开、财政公开、司法公开的具体方案;(2)强化司法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实现权力制约权力和社会监督权力的有机结合;(3)尽快制定本届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行动计划,建议把行政成本占比逐年下降作为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
十八大后改革的时间与空间约束明显增强。“改革与危机赛跑”不是危言耸听。面对改革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改革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尽快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加强对全面改革的组织和协调,其现实性、重要性、迫切性不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民网记者李晓明独家约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