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困局
仅靠地方政府投钱难承担,摊薄经费不如先巩固义务教育
日前,财政收入数倍于榆林的广州传出消息,“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免费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或高中阶段。而在此之前,广州市属的增城已经为户籍学生的高中学费埋单;南沙区区属高中也自2012年春季起全面实行免收书(学)杂费,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的学生享受同等免费政策。
有人大代表在去年的广州市两会上提出,“无论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是从人均GDP的增长势头来看,广州完全具备高中教育免费的经济实力。”对于“不差钱”的信心,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表示,“不能简单以财政收入的绝对值来计算”。
广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多达122万人,据测算,一名小学生6年减免书杂费3900元;一名初中生3年减免书杂费3060元;加上教师、硬件等,每年的投入都相当大。而在高中阶段,广州普高有18万人;全市在园幼儿总数35万人,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再实施免费高中和学前教育,“财政负担还是比较重”。
在屈哨兵看来,目前“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特别繁重”。目前广州的生均经费同北京、上海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广州义务教育阶段还有54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眼下只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要让他们读好书,还要不断投入。
而从国家层面而言,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空间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去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夙愿终于实现,但离世界平均水平的4.9%仍有距离。“中国的GDP总量虽大,但‘产出’的财政却较为有限。”曾天山表示“国防、就业、医疗都需要财政投入,教育不可能一家独大。”
“教育投入不能完全由政府‘一肩挑’。”曾天山表示,综观各国的教育经费机制,社会和家庭也是重要的经费渠道。屈哨兵则介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原则,有一条就是“政府与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免费后需要增加的财政投入也非常重,光靠地方政府难以推行。”
尽管都思索过15年免费教育的可行性,但不管是屈哨兵,还是曾天山,都把其视作锦上添花之举。“当前第一要务仍是巩固义务教育,在短时间内,与其将有限投入向上、向下‘摊薄’,不如集中精力让122万义务教育在校生和54万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读好书。”屈哨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