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所说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物的质量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义是:食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包含两个关键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哪怕是潜在危害)’。两个关键词同时存在,就叫做不安全食品,从而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日常生活中判断食物安全与否,就看这两个关键词。”谈起食品安全问题,陈君石院士首先明确了这几个基本概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不少群众对食品中所含物质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为人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对此,陈院士表示,对待食品安全问题,要讲科学、讲证据,不能靠想象。单独考虑食物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考量其风险,而风险则与危害的性质、危害物的含量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食物中凡是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我们都称之为‘危害’。”陈院士说,无论是生物性的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还是化学性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或是物理性的放射性核素等,都叫做“危害”。“我们现有的检测手段已经能够检测到痕量甚至超痕量的危害物。危害无所不在,不能绝对消除。”
而这些危害造成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和强度,就是风险。风险高就形成了问题,风险低就可以忽视。“如果一个危害造成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很小,即风险很低,那么,这个风险就是‘可接受’的。”陈院士进一步解释说,例如生活中出行,要坐车或开车,都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大家对此并不担忧,这就是“可接受”的。当然,对于高风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管理。科学的看法和做法是,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食品安全和乘坐交通工具一样,不可能零风险。我们在享受一些美味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接受风险。”
我们不能指望食品“零风险”,但我们必须弄清风险到底有多大?陈院士表示,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总体情况向好,但问题不容忽视,例如食源性疾病、化学性污染和非法添加物等问题。
“实际上,近几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和信息,其中不乏不科学、不客观,还有某些所谓专家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造成以讹传讹,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的恐慌情绪。”陈院士说,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信息不对称,加上消费者自身不太可能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很多误解。例如,认为食品安全就要“零风险”,认为超标产品就等同于有毒产品,等等。“因此,必须畅通食品安全信息渠道,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陈院士指出,目前我国的风险交流刚刚起步,其首要任务是重塑科学的权威性,重建社会对食品安全体系的信任与信心。“实现这一目标,第一要公开透明,不仅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企业、行业信息也要公开透明;不仅决策结果要透明,决策依据与过程也要透明。第二要共同参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媒体、消费者等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要参与。第三要建立民间风险交流平台,从第三方的角度提供权威的食品安全科学信息,同时有效开展风险交流活动。”据悉,一个以科学家为基础的民间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目前已经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