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始終不渝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

——關於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對話

2016年09月28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高級編輯 張怡恬

嘉 賓: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韓 震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楊宜勇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董克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不但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上,而且表現在民生持續改善和社會和諧有序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快社會治理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們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哪些突破性進展,在社會治理上有哪些新認識、新舉措?成功實踐的背后有哪些理念和思想創新?今天刊發的理論對話和大家手筆,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交流探討。

——編 者 

“一個好的社會,既要充滿活力,又要和諧有序。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在體制機制、制度政策上系統謀劃,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

突出兩大任務,打造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社會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在國際金融危機后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的大背景下,確保了我國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這些新思想新舉措有哪些特色,為什麼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

董克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社會治理和解決民生問題的思路,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開辟了社會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具體表現為“五個突出”:突出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突出體制機制和法制的重要性,突出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聯動,突出政府責任,突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比如在就業方面,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化解產能過剩中的下崗再就業工作,特別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實現比較充分和高質量的就業。這不僅能大量增加就業崗位,而且能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在社會保障方面,著力解決積存多年的地區差異大、制度碎片化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破除了被廣為詬病的養老保險“雙軌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全面實施戶籍制度改革等,著力解決城鄉居民在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資源上的共享問題。

楊宜勇: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建設的另一個突出亮點是提出了社會治理理念,並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社會治理的提出,既是理論上的重大創新,也是實踐上的重大突破。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 與傳統社會管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與被管理不同,社會治理倡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社會各方以合作、協商的方式處理復雜的社會問題和矛盾,能夠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更好回應社會呼聲和群眾關切,體現了現代國家治理的先進理念。這表明我們黨對社會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韓震:從更宏觀的視野來觀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社會建設思想主要有兩方面的基本特色:一是在方法論上更加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系統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在社會領域,就是要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深入的思考、更務實的舉措解決社會問題,全面、系統、協調地推進社會建設,保証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二是站在全局和歷史的高度,強調不忘初心、不忘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習近平同志強調,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這既有利於充分調動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有利於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從而使國家發展具有最深厚的偉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