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選】《學習文選》:2016年中國經濟改革“著力點”
【學習路上】習近平:創新能力不強是我國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三大戰略,打造經濟新增長極
“一帶一路”建設好戲連台,京津冀協同發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呼之欲出……三大戰略正全力推進。如何以三大戰略為引領,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極,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新動力:區域合縱連橫,新增長極初露端倪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代表委員認為,三大戰略的實施,將促進東中西區域合縱連橫,由點到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和城市群。同時,促進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詳細】
司法改革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圖解“兩高”工作報告
最高法院2015年收案15985件,結案14135件,同比分別上升42.6%、43%﹔地方法院收案1951.1萬件,審結執結1671.4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4.7%、21.1%,其中:審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案件10349件,審結拐賣、性侵婦女兒童等犯罪案件5446件,審結一審商事案件334.7萬件,審結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等犯罪案件1.9萬件,審結涉環保民事案件7.8萬件。全國法院從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當場登記立案率達95%。【詳細】
如何讓實干型官員脫穎而出
實干之難,有干部自身思想覺悟與行動力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與體制機制原因。從干部自身看,不少官員沒有端正從政理念,“實干興邦”僅挂在嘴上,並未內化為自覺行為。有人認為自己是謀劃宏圖大業的角色,該多想大事,而非抓落實,對具體事務不專注,也不躬親操作。有的官員怕擔責任,為官不作為,不想多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官場混,主觀上就與“實干家”拉開了距離。有的官員道德不純,不尚“實干”而崇尚以權謀私、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由於從政理念不正,工作時就不會從老百姓的願望和實際需求出發,反倒務虛求名,鼓吹政績,做形象工程,這樣的人自然成不了“實干家”。也有些干部不是不想實干,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的業務知識沒有更新,無法履職勝任。他們在新問題出現時用老辦法應對,不僅執行效率低下,而且可能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詳細】
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能否再現
亞洲“四小龍”曾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憑借其成功的經濟發展和轉型成為東亞經濟體的“楷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近年來對外依存度高的亞洲“四小龍”經濟維持在中低增長水平,還面臨著產業結構、家庭負債、貧富差距等方面的問題。【詳細】
宏觀調控“工具箱”裡的工具怎麼用
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中國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中央確定的改革目標。為了實現這一改革目標,在經濟增長動力尚未完成轉換的條件下,當前宏觀調控既要穩需求,又要調結構,精准發力。【詳細】
推薦新聞:
習近平講話闡明新聞輿論工作"魂"與"神" 48字廓清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