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三章 古代中華思想中的核心價值觀

季明

2014年02月13日11:11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創造出了燦爛絢麗的中華文化。要概括古代中華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價值思想決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體上可以用“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核心價值思想來說明其豐富內涵。因為“仁義禮智信”始終是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和道德精神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疇,是個人思想道德修養中最主要的內容。可以說,對 “仁義禮智信”作全面深刻的理解,是我們認識古代中華思想核心價值觀的關鍵。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過程之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一、仁:以人為本

仁是中華文化倫理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理念,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思維特點和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是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首要核心理念。

仁是儒家學說首先提出來的核心價值觀念,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涵極其豐富,基本含義是“仁者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尊、互助、互愛的意思,強調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實踐活動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乎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系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裡小國,隻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裡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隻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在漢代,董仲舒立足於天人感應理論,發揚了儒家“仁者愛人”的思想,形成了一整套系統而完備的新仁學思想。首先,他賦予“天”以仁德品性,在他看來天就是仁的化身,人之仁取化於天,“仁之美者在於天。天,仁也。”其次,董仲舒還強調:“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於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明確了仁是指愛別人,不愛別人﹔隻愛自己,就不能算“仁”。漢代以后,仁愛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韓愈在《原道》中提出:“博愛之謂仁。”張載在《西銘》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著名命題。朱熹認為:仁“是愛之理,心之德”,並以“生”釋“仁”。

以“仁”為核心而形成的我國古代核心價值觀,是對把人作為神的附屬品的宗教觀念和把人作為工具的奴隸主意識的否定,它提倡的人與人相愛,同情人,幫助人,尊重人的價值,標志著“人”的德性本質的發現,體現了我國古代的人本主義與人道主義兩者合一的精神。

第一,仁愛。仁愛思想,是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中極為重要的價值主張,是“中國固有的精神”。仁愛,被認為是道德的最高價值和最高原則,仁乃全德之名,具有豐富的價值內涵和道德內涵:包含忠恕、克己、孝悌、自愛﹔包含“恭寬信敏惠”和“溫良恭儉讓”諸德﹔包含“智勇忠敬”﹔包含“剛毅木訥”等德性。朱熹說:“百行萬善總於五常,五常又總於仁。”中華民族以“仁”為總體性的核心價值觀理念,統攝諸種價值理念和諸種道德規范,調節人際、君臣關系,強調仁愛是人固有的價值追求和道德情感。愛人的根本途徑,就是推己之仁愛於他人,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二,人道。從根本上說,仁這一核心價值理念,是一種重視個人內心修養和協調人倫關系與社會關系的人道原則,其目的是要求人們從“仁”出發,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來為人處事。即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強加給別人,而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想達到的目的,想辦法也讓別人達到。它不僅包括孔孟以及歷代先哲賢人的價值追求和道德設定,而且蘊含著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和培養的崇高的價值理想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如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愛,互相體諒和互相幫助,等等。“仁”的價值觀,在政治上要求實施“仁政”,博施於民,講求“人道”。

第三,和諧。中華傳統核心價值觀把“仁”作為最高的價值和德行,強調人與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相親相愛,達成關系協調、社會和合。因此,“仁”的價值觀,包含了社會和諧的價值理念,是以“和合”為最高價值追求的。儒家提出“明分時群”,“人能群”以“分”為前提,以“和”為本質,要求建立“群居和一之道”。“禮之用,和為貴”。“和”是“仁義”的內在追求,“禮”是仁義的外在保証。一個充滿“仁愛”的和合社會,應當是社會各個等級的人恪守角色本分,不逾規違矩。可見,儒家講“和”、講“禮”,仍以“仁義”為本。守“禮”的實質,乃在於歸“仁”。隻要人們按照“和”的原則處理人際關系,就能造就人與人之間的仁愛相親,社會和諧,《中庸》稱之為“天下達道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