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當代世界研究報告(2012—2013)》代序言
於洪君:2012—2013年國際形勢變幻與中國周邊事態
2013年06月24日15:28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西亞北非局勢持續動蕩,“新干涉主義”威脅加大

2010年12月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並引發連鎖反應后,西亞北非地區一直動蕩不寧。2012年歷經血雨腥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相繼成為該地區第一批轉型的國家,但動蕩后轉型面臨很多困難,新政權無一不內外交困。伊斯蘭政治力量上升后,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世俗力量與宗教力量之間圍繞權力架構與國家發展走向的爭斗遠未結束。利比亞、埃及的社會分裂與仇恨積聚,正在把國家再次推向全面動蕩的深淵。

處於劇烈沖突中的敘利亞危機愈演愈烈。執政當局與反對派力量僵持,整個國家陷入全面內戰。由於中俄在聯合國堅決反對武力干涉,阿爾及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國明確反對軍事干預,聯合國不會為“新干涉主義”再開綠燈。更由於敘利亞與伊朗、黎巴嫩真主黨關系密切,敘利亞反對派匆忙組建的“全國聯盟”權威不足,西方世界經濟不景氣且民眾反戰,美西方襲用利比亞模式的圖謀目前無法實現。盡管如此,急欲主導該地區“民主”進程的美國和歐盟主要國家或明或暗地推動土耳其和部分海灣國家公開支持敘利亞反對派,企圖盡快武裝顛覆巴沙爾政權。目前,敘利亞國內戰局仍呈膠著之勢,土耳其在這一地區的影響迅速上升。

久拖不決的伊朗核問題和巴以沖突一年來仍時起時伏。西方不斷加大對伊朗的武力威脅和制裁,雖給伊朗制造了極大困難,但始終未能促使伊朗政權更迭或改變政策。巴以矛盾一直是影響地區穩定的重要根源。近年來相對平靜的巴以關系,歲末之際驟然激化,以色列與哈馬斯武裝發生大規模沖突。美國和埃及等地區大國均不願巴以關系失控,沖突雙方也不願釀成魚死網破的可怕結果,沖突不久即告平息。但該地區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利益關系盤根錯節,新老矛盾緊密交織,民族、宗教、階層、領土等問題伴生並夾雜著地區大國角逐和域外大國干預等諸多因素。如果美西方貿然對敘利亞發動軍事干預,或者以色列對伊朗全面動武,地區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極大。

從2012年的事態發展趨向看,“阿拉伯之春”已開始從共和制國家向君主制國家蔓延。約旦、巴林、摩洛哥等國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抗議浪潮。一旦伊斯蘭激進勢力獲得執政地位,其代表的價值觀最終會反映在內外政策上,並將對地區形勢、國際關系乃至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西方國家為防范伊斯蘭勢力而借機推銷“民主”體制和“人權”理念、盜用所謂“保護責任”而推行“新干涉主義”的危險將始終存在。國際反華勢力妄圖“禍水東引”,在中國復制“茉莉花革命”的活動亦不會停止。中國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在西亞北非問題上堅持勸和促談,堅守《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和國際法基本准則,為控制事態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樹立了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良好形象。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