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今天,享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和現實需求。為讓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當前我國文化發展的概貌、對外文化交流的未來方向和熱點問題,記者近日專訪了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
記者:隨著美術館、博物館的免費開放,廣大公眾親身體驗到了文化發展的福利,享受到文化服務的便捷,能否請您談一談近年來深化改革為公共文化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趙少華:近年來,文化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文化改革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在文化改革方面,隨著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的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文藝院團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公共文化方面,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不斷推進,隨著公共文化設施的免費開放,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通過不遺余力地搶救和生產,加快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等,使我國自然、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更好地保護,民間文化藝術得到了繁榮發展。
記者: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被比作“雙輪驅動”。作為朝陽產業,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正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請問今后的發展有哪些重點規劃?
趙少華:一是通過出台政策和指導服務,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推動擴大投資和出口,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增強多樣化供給能力。二是加快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增加文化創意附加值,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三是推動實行差異化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使民族民間演藝、民族民間工藝品、地域特色文化體驗、地方特色文化產品等特色文化產業群不斷涌現,實現“文化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