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提供:記者 李麗輝
制圖:宋 嵩
用“嗆水”來形容上世紀90年代的國有企業,一點都不為過。當時,洶涌而來的市場經濟浪潮,一度令國有企業手足無措。
高負債、嚴重虧損、搶不到訂單,“原本轟鳴的廠房突然一片死寂”、“過中秋了,連個月餅都發不出來”、“再不改變企業肯定就死了”……經歷過那場劫難的人都記憶猶新。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曾在一本書的序言中解釋這種手足無措的原因:中國為數眾多的國有企業原本是為計劃經濟而建立的,是計劃經濟的組成部分。這些企業自規劃、立項開始,就沒有打算讓它們參與市場競爭,因此這些企業的管理體制、結構特征、社會定位、職工觀念都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
以市場化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以后,中國的國有企業面臨重大挑戰:能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不變就死,應變求生。通過產權改革、董事會試點、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破舊立新,國有企業瞄准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漸由被市場經濟大潮裹挾的“嗆水者”,變成主動學習、適應、運用市場規則的“弄潮兒”。
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市場化、股權多元化,公有制不再“千人一面”
產權改革是國企改革名符其實的“扳機”。
一大批國有企業從跌入“市場海洋”的那一刻起,就被浸了個“透心涼”。2000年,由78家軍需企業脫鉤組建的新興際華集團,60%以上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額高達24.62億元。2002年,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全年銷售總收入20多億元,負債卻高達30多億元。“資不抵債,財務室都被貼了封條。曾經是那麼驕傲,一夜之間變成了最落魄、最失敗的一群人。”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回憶說。
痛定思痛,國企的經營者們發現,除了勇敢邁向市場之外沒有任何后路可退。國有企業先后通過出售、政策性破產、債轉股等方式,卸下低效資產,輕裝上陣。十多年來,僅中國建材就陸續清理了218家劣勢企業,又通過聯合重組和資產劃轉,吸納了480余家民營、外資、地方國企等不同所有制企業,真正實現了國企資產“有進有出”。
產權市場化,令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了公眾化公司,為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打下堅實基礎。2006年,中國建材在香港上市。隨后,中國建材果斷放棄原來以新型建材、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結構,集中精力投身大產業水泥,十年間快速發展成為世界500強、全球第二建材公司。
產權市場化,為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外資有效融合搭建起平台。利用境內外股票市場、產權市場和債券市場,國有企業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斷引進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企業改制重組。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953家國有控股公司在A股上市,佔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38.5%,市值合計13.71萬億元,佔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1.4%。
國企產權市場化改革,令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不再“千人一面”,令國有資本快速流動、高效運轉,更開啟了民營資本、外資參與國有企業的大門。國有企業與市場融合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