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略論十八大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
杜飛進
(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
2012年12月26日18:16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51.第一次用“兩個同步”、提高“兩個比重”,提出增加居民收入的具體目標和舉措。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兩個同步”、提高“兩個比重”,分別是由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十八大報告將二者結合起來,作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標。其中,“兩個同步”是實現“兩個比重”提高的必要舉措,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要求。“兩個同步”和提高“兩個比重”,對於調整和規范國家、企業、個人的分配關系,調整各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分配關系,對於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特別是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2.第一次明確提出“初次分配機制”和“再分配機制”的內容,發展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念。收入分配領域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黨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黨的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明確提出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十六大報告還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收入分配理念進步的基礎上,十八大報告進而指出:“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機制。”這就從理念和機制兩個方面堅持和發展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增強了解決收入分配領域矛盾和問題的針對性,是我們黨從實際出發,對效率和公平關系認識的深化。

53.第一次提出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的論斷。黨的十五大報告在論述推進國企改革的各項配套改革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最基本社會保障的問題。十六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証。”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証。”十八大報告將社會保障明確為“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這是對社會保障地位和作用認識的重大深化。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方針、重點、目標以及各項機制保障。其中,方針是“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與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相比,“全覆蓋”與“廣覆蓋”的一字之差,充分表明我們黨為全社會每一個人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決心和信心。重點是“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証可持續性”,這充分考慮到了當前我國社會結構快速變動、勞動力加速流動對社會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呼喚更加公平的社會保障的強烈願望,充分考慮到了社會保障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目標是“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代表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全體人民的福祉。各項機制保障是在社會保險方面“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福利制度,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體制”等。

54.第一次提出“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的任務。十六大以來,我國基本醫保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初步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制度,醫保覆蓋率達到95%,跨入具有全民醫保制度的國家行列﹔初步建立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了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不斷推進。明確將“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寫入十八大報告,表明我國將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的進程,鞏固和擴大覆蓋面,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同時,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筑牢醫療保障底線,將從根本上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貧問題。此外,黨的十八大報告還圍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和措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保障人民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

55.第一次將“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是胡錦濤同志在2011年2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提出的重大命題。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這是第一次。當前,我國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進程中,經濟社會結構快速變動,由此帶來的政企關系、勞資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的調整與變化引起社會矛盾得積累和增加,需要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並完善相關機制來緩和與化解。必須“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和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等,這既是增進群眾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也是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益的重要內容,是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相統一的內在要求。

56.第一次系統提出生態文明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根本目的和總體思路。建設生態文明,是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之一。生態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是生態倫理的進步,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認識。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系統、完整地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明確生態文明理念、目標和總體思路等。建設要求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根本目的是,“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總體思路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基本途徑和方式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戰略重點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57.第一次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根據十八大的部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包括:(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總體要求是:“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為此,要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建設海洋強國。(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總體要求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主要任務是:“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主要任務是:“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58.第一次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是黨中央、中央軍委在世紀之交提出的偉大戰略構想。伴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特別是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全面發展,中國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加強,軍事斗爭准備不斷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條件下防衛作戰能力進一步增強,順利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一步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圍繞“三步走”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安全,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軍,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緊跟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的潮流,積極穩妥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堅持以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先導,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等等。報告還強調:“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這進一步表明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59.第一次提出“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的論斷。這一論斷,重申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各項方針政策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精辟闡釋了在香港、澳門實踐“一國兩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標,深刻揭示了國家民族根本利益與港澳同胞長遠利益的有機統一,顯示了我們黨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促進香港澳門繁榮穩定,讓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的堅定決心。“三對關系”的提出,既總結了“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又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思想,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60.第一次明確提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的論斷。提出這一論斷的依據是:“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國家領土和主權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九二共識”表明,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必將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前景﹔“我們要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斗”,共同推進兩岸關系,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團結台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台獨”分裂行徑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遭到兩岸人民的一致反對,必將走向徹底失敗。十八大報告還深刻指出:“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這為推進和平統一進程指出了現實路徑。正如報告所指出的: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責編:常雪梅、何晶茹)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