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農業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進行了解釋,今后,各種破壞草原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將有更加明確的定罪量刑標准——
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農業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根據《解釋》,今后開墾草原、非法使用草原等破壞草原面積超過20畝,就可以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
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各類草原違法案件發案17245起。過去由於草原法和刑法缺乏有效銜接,對一些非法使用草原等性質嚴重、依據草原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司法部門缺乏具體的定罪量刑標准。《解釋》的出台,為依法打擊各種破壞草原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
這是我國遏制草原生態惡化趨勢的重要一步,也是以法治形式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具體體現。近年來,我國通過探索建立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草原生態工程,在推動草原生態治理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國草原生態總體惡化趨勢尚未從根本上遏制,亟須政策、法律、財稅等多種手段持續有力地推動。
生態價值巨大
天然草原上分布著大量動植物資源,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支撐,化石能源和清潔能源的蘊藏量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草原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份厚禮,不僅景色美不勝收,在防止土地風蝕沙化、水土流失、致富增收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草原大國,擁有各類天然草原近4億公頃。專家介紹,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主要江河的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我國天然草原上分布著大量有經濟、藥用等價值的植物資源,如冬虫夏草、雪蓮等,繁衍的野生動物達2000多種,其中有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不僅如此,草原牧區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蘊藏量和開發利用潛力也十分巨大,是我國戰略資源的重要接續地。
草原還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支撐。畜牧業是我國牧區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也是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9年,全國268個牧區半牧區縣的牧業增加值達775.8億元,佔第一產業的42.7%,牧民純收入的75%來自畜牧業。
專家指出,加強草原保護建設既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又事關牧區經濟發展、牧民生活保障,不可不重視。
治理穩步推進
草原生態呈現點上好轉、面上退化,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草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
今年7月,記者到青海省貴德縣拉德村採訪,那裡的夏季草場地毯般綿延向遠方,其間星星點點伴生著美麗的小花。青海省草原監理站副站長王貴霖說,這種學名為狼毒花的植物的出現,意味著可食牧草數量的下降,是草場退化的一個表現。
在內蒙古、新疆等牧區,草原退化、沙化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專家指出,草原持續退化、生態功能弱化的原因很復雜,除了氣候變化、人為破壞、自然災害等因素,草原超載過牧嚴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等問題。據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主任馬有祥介紹,隨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草原生態工程的深入實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護3項基本制度逐步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全面建立,我國草原生態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局部地區草原生態環境開始好轉。
不過在馬有祥看來,我國草原生態總體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畜牧業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草原災害頻繁發生,防災抗災能力仍很薄弱﹔草原退化沙化鹽鹼化嚴重,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毀壞草原資源現象時有發生。“草原生態呈現點上好轉、面上退化、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草原生態環境治理任務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馬有祥說。
迎來全新機遇
必須找到保護草原生態與發展生產之間的平衡點,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實現減畜增收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馬有祥表示,草原的保護建設工作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草原生態治理要走生態優先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長期以來,我國的畜牧業生產方式簡單粗放,常常陷入“人口增長—牲畜擴增—草原退化—效益低下—增收難”的怪圈,牧民把增加牲畜飼養量當作增收的希望,而現實卻事與願違,草原生態也一再被破壞。專家指出,必須找到保護草原生態與發展生產之間的平衡點,從根本上要跳出“增畜增收”的思路,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推進牧戶、聯戶、合作組織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化集約經營,提高畜牧業的效益,實現減畜增收。
2011年,我國建立並實行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出台了《關於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補獎機制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一系列強牧惠牧措施,構成了新時期我國草原政策的基本框架。”馬有祥介紹說。為了解決超載過牧問題,國家出台補獎政策,鼓勵禁牧、減畜,“從長遠看,這對保護草原和發展畜牧都有好處,我們牧民寧可現在少養牲畜,也要讓草畜恢復平衡。”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旗巴彥胡碩嘎查村的烏日圖那順老人非常支持補獎政策。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