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书库>>《民生论》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3】

李小宁

2016年08月25日13: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国内的总体形势较好,同时也有严重困难。经过帝国主义的长期压榨,国民党和官僚资本的肆意掠夺和剥削及战争的长期破坏,致使原本就落后的国民经济更加千疮百孔。

新中国成立时的生产生活设施在经过十余年战争的蹂躏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工矿业的机器设备被破坏的支离破碎,整个工矿业处于全面崩溃状态。据粗略统计,“1949年原煤产量由6188万吨减到3243万吨,降低47.6%;钢由92万吨减到15万吨,降低62.6%;棉纱由245万件减到180万件,降低26%。”

新中国成立后各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并对中国重大的经济重心进行摧毁,大多数的生产设施遭到损坏,原材料的进口也发生困难,致使企业不能进行工作,增加了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度。1949年灾害频繁,各地又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冰雹、水灾。全国有大量的耕地遭到了破坏,上千万的人民流离失所。多年兵匪的侵扰加上天灾的摧残,灾区内多数地方都缺种、缺粮、缺耕牛,致使粮食减产严重。

民族工商业步履维艰,物价上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财政入不敷出、物资与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物价飞快的增长。大量的投机商人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如粮食、棉布等,并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天灾相当严重,全国有1.2亿亩耕地、4000万人受灾,这也使得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此外,由于地主的残酷剥削,水利设施长期失修,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有些地方经常遭受水灾,或者是经常发生旱灾,加上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在1949年我们的粮食产量更加低下,农民经常一年劳作只得半年粮。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只能吃草根度日,更别提购买其他的日用百货商品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民众对于健康的需求。当时,威胁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各种疫病广泛流行,致使人口死亡率较高,人的平均寿命较短。由于战争的祸乱,科学卫生知识尚未普及,致使许多疾病的发生未能及时地给予治理。而且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也较差,医疗设备也紧缺,使得医疗机构与医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