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袁了凡与《静坐要诀》【3】

严蔚冰

2016年05月04日19:03   来源:人民网

三、袁了凡静坐法门的传承

了凡先生在《静坐要诀?自序》中说:“静坐之诀,原出于禅门,吾儒无有也。自程子见人静坐,即叹其善学。朱子又欲以静坐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而儒者始知所从事矣。昔陈烈苦无记性,静坐百余日,遂一览无遗。此特浮尘初敛,清气少澄耳。而世儒认为极则,不复求进,误矣。”

又云:“吾师云谷大师,静坐二十余载,妙得天台遗旨,为余谈之甚备,余又交妙峰法师,深信天台之教,谓禅为净土要门,大法久废,思一振之。二师皆往矣,余因述其遗旨,并考天台遗教,缉为此篇,与有志者共之。”

由此可见,了凡先生倡导的靜坐融合了云谷禅师传承的《天台止观》和《坐禅秘要》,然后再用人人都能看明白的世间法,行文著述,接引大众。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了凡先生的《静坐要诀》在其后四百多年中影响甚大。

近代著名教育家蒋维乔(1873-1958)号因是子,在1917年编撰的《因是子静坐法》,其内容偏重道家习静法,而《因是子靜坐法》(续篇)则延续了凡先生的静坐法脉。民国十八年(1929年)性怀法师在校刊《静坐要诀》时,特别在〈缘起〉文中加了一句“读此书者宜先读《因是子静坐法》”,说明蒋维乔先生与袁了凡先生的静坐法有次第相续的法脉关系。

江南名医、佛学学者丁福保居士(1874-1952)在1920年6月出版了一部《靜坐法精义》,丁福保居士在书中强调:“据此则知静坐确有要诀。若获其诀,即有亊半功倍之益也。”丁福保居士的《靜坐法精义》中内容来看穷经朔源至《大智度论》,而静坐理法、要诀都源自了凡先生的《静坐要诀》,由此可见,静坐之要诀是一脉相承的。这三部有关“静坐”的专著是近四百多年来比较完整和成体系的著作。

四、袁了凡静坐法门的要诀

静坐,俗称打坐,禅门内叫“坐禅”。在了凡先生那个年代,打坐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却很少有人去总结静坐之要诀,而且用文字总结靜坐之要诀绝非易亊。与了凡先生同时代的湖北名医万全(1488-1579)字密斋,在《养生四要》中说:“吾常学打坐,内观其心是甚么样子,只见火焰起来,收煞不住。乃学古人投豆之法,以黑白二豆分善恶。不问子后午前,但无事便静坐一时,只是心下不得清静凉快。却又将一件事,或解悟经义,或思索诗文,把这心物,不能脱洒。到今十年,稍觉得心下凉快一二分,虽不拘束他,自是收煞得住。”

万全在《养生四要》中介绍了一些从方士那里获得的静坐方法,也写了打坐十年来的一些感受,却不能称之为要诀。

了凡先生传承实践又善于总结,在59岁静坐实修功夫达到炉火纯青时才总结并撰写了《静坐要诀》。

《静坐要诀》次第清晰,有〈辨志〉、〈豫行〉、〈修正〉、〈调息〉、〈遣欲〉、〈广爱〉等六篇正文。

了凡先生在《静坐要诀?自序》中说:“盖人之一心,自有生以来,终日驰骤,逐物忘归,动固纷纷,静亦扰扰,稍加收摄,便觉朗然。中间曲折,无明师指授,不得肯綮,或得少为足,或反成疾患,余实哀之。大都静坐之法,其修也,有从人之阶;其证也,有自得之实。一毫有差,永不发深禅定矣。”

民国时期,性怀法师在〈校刊袁了凡先生《静坐要诀》缘起〉文中说:“首篇〈辨志〉有云:‘为名闻利养而静坐,因种地狱。’鄙人校印此书,决不愿读者种地狱因,将来受地狱果。愿读者作彻底之静坐,发大菩提心,立宏誓愿,卫护众生,俾速往生,是为卫生。我亦众生,自得往生。此之谓大卫生家,此之谓去病根,病根既去,则病不却而自却矣。”由此可见,学习静坐的目的很重要,方向偏了,再克苦努力也是白搭,故了凡先生在《静坐要诀》开篇即云:“凡静坐,先辨志,志一差,即堕邪径矣。如射者,先认的,的东而矢西,其能中乎?”

了凡先生在〈修正篇〉云:“凡静坐,不拘全跏、半跏,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散诞四肢,布置骨解,当令关节相应,不倚不曲。解衣缓带,辄有不安,微动取便,务使调适。”了凡先生在此强调不拘双盘还是单盘,关键是布置骨解使关节相应,谓节节相柱。如有不适(腿酸、麻、痛、胀),不要强忍,可以微动调整。绝不提倡用重物压腿,强忍酸痛的野蛮做法,须知靜坐的核心是“静”而不是“坐”。

了凡先生在〈调息篇〉中传承了天台止观的六妙法门,六妙门即:数门、随门、止门、观门、还门、净门。“门”顾名思义,可入之义。六妙门是从隋代天台宗智顗大师所传,能使心息相依,安全有效,是比较容易上手的调息法,

了凡先生在〈遣欲篇〉中传承了《坐禅秘要》中的“白骨观”,先生的门生马瑞河专门就观想“白骨”提了一问,受到先生表扬,南怀瑾先生认为“白骨观”是洗髓法,有洗心涤慮之功效。

了凡先生以善巧方便写〈广爱篇〉作为《静坐要诀》的“总诀”,足以证明仁爱、慈悲之心是静坐法乃至一切养生、治病、修行的根本要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