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已走过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变迁,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国内外的经济社会环境更趋复杂,从各种数据和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形有波动”,国内外有一些议论和担心,西方一些媒体和机构甚至渲染和放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势仍看好”,也是不争的事实,国际社会多数人也是认可的。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加快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培育一大批改革的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的新红利。
一、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展开。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走出十年动乱灾难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获得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果敢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在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依靠改革破除了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了潜在的制度红利,从而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改革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4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约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国民收入、制造业产值、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等综合指标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改革的实践表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依靠改革,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万众一心搞改革,靠的就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改革,改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将来中国继续创造奇迹仍然要靠改革。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这就决定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发展的核心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遵循好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三大规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持续推进,一路上攻坚克难,加大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简政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自贸区改革等,促使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活力动力继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10万亿美元基础上增长6.9%,比过去两位数的绝对量还要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需求旺盛。事实上,中国经济仍在平稳健康发展,并惠及全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可以说,改革旗帜高高飘扬,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因素较多。走进新常态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趋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每一项任务,担子都不轻,所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增强结构调整动能、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点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改革来加以推动。可以说,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有成效、难以可持续;不深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就可能更严重,甚至不能完全排除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改革过去、现在都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依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关键一招。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必须培育千千万万的改革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充分释放改革新红利。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