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生命有期 学术不息——怀念2014年逝世的人文学者

2014年12月25日08: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在这个寒冷的岁末年终,总有一些人值得纪念。这一年,汤一介、方立天、来新夏、吴小如、郑杭生、俞吾金等六位知名学者离开了人世,他们或学术泰斗、誉满中西,或艺术全才、著作等身,在各自领域所取得了非凡成就。斯人已逝,而学术思想和人格光芒永恒。人民网理论频道特别推出本期策划,与网友一起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汤一介

9月9日,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汤一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人物小传

汤一介

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魏晋玄学、道教与道家、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1984年,他和冯友兰、张岱年等学者共同发起创建中国文化书院,竭力弘扬中国文化,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推动“文化热”的一支代表性力量。

1927年出生于天津,其父汤用彤是和陈寅恪、吴宓齐名的国学大师,汤一介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汤一介的名字即取自“一介书生”,蕴含着父亲汤用彤对他的期待:一生读书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家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其祖训。

1947年,汤一介考入北大哲学系,后来在哲学系任教。继承并宏大其父汤用彤的学术传统,筑建魏晋玄学的理论构想,被认为是他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此外,在早期道教史、佛教、儒学、中国文化与哲学、中西文化与哲学之比较等领域,汤一介均做出了深入的、精专的微观与宏观研究。

和冯友兰、朱光潜、王力等从民国时代走过来的学者不同,汤一介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学人的代表。十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汤一介以“知天命”的年龄投身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学术研究,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等一系列著作,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一时学术风气。由汤一介主编的“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展示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百年历程,被张岱年先生称为“一项贯通中西哲学视野的难得的学术工程”。

20世纪80年代,面对遭受文革破坏殆尽的民族文化,有感于中国历史上书院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颓势,汤一介联络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发起建立中国文化书院。以此为基地,他一方面面向全国连办四期“中西文化比较高级函授班”,季羡林、梁漱溟、熊十力、张岱年等一大批国学大师和学术巨臂作为书院导师,为函授班开课,培训青年思想文化新锐数万人,主编出版《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多种,达数百万字。

2003年,汤一介提出启动国内最大的儒学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儒藏》编纂工程。《儒藏》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规模超过《四库全书》。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看望了87岁高龄的汤一介,亲自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6月底,《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会,此时的汤一介已病重在身,在家人的搀扶下,坐轮椅出席了发布会。汤一介曾在多个场合说:“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珍惜自己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缅怀文章

汤一介:真诚做人做学问

人民日报:一介书生 一生如是

汤一介助手忆恩师最后时光:团队还在 梦想还在

方立天

7月7日,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宗教学家方立天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人物小传

方立天

我国宗教学界的泰斗人物,其著述代表了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人大宗教学与中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更是我国宗教学的重要奠基人。

方立天1933年生于浙江永康,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学界泰斗。196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任教,其主要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华严金师子章校释》、《慧远及其佛学》、《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法藏》、《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册)、《方立天文集》(10卷12册)等。

在国内学界,宗教学一度被认为是一门“险学”。方立天超越了长期流行的“宗教鸦片基石论”和“与宗教斗争论”的前苏联式“左”的观念,依据中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从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实际表现出发,深入阐发“宗教适应论”,并与一些学者率先提倡“宗教文化论”,开拓宗教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更宽广的途径。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括为四:本质论、价值论、历史观、适应观,使人们易于把握其要领。在佛教研究上,他既不受信仰主义者眼光的局限,又不陷于反宗教的偏激,能够入其内又出其外,秉持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去探讨宗教发展规律,深刻说明宗教现象,指明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化解消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宗教正能量的可行之道。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2014届毕业典礼的致辞中,就以方立天的故事送别新一届的人大毕业生:从1987年到2002年,正是中国经济生活迅猛突进的时代,也是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的时期,但方先生秉心静气,埋首写作15年,最终交出了一部让世界学界惊叹的鸿篇巨制《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表现出了十年甘坐冷板凳的修炼和毅力。

事实上,《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正是方立天最看重的一本书,他自称是“一本书主义”,学术起步时就想着要写这么一本书,他在中哲、文献、历史方面所做的全部思考、资料的准备,最后都是为了孕育一本代表作。如方立天所愿,他成就了学术生涯的“一本书”:当今但凡做佛教哲学研究者,都绝不可绕过这一本书。

缅怀文章

方立天:他为“成功”做了最透彻的诠释

方立天:50载佛学人生

方立天:学问多从静里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