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学大师、《儒藏》总编纂汤一介9日晚病逝

一介书生 一生如是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巩育华

2014年12月24日1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2006年1月,汤一介与夫人乐黛云在家中。孙德利 摄。1957年,汤用彤(右)在给汤一介(中)讲课。新华社记者 傅军 摄。汤一介在思考《儒藏》。北大供图。制图:宋嵩

9月9日晚9时许,汤一介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7岁。

先生于2012年被确诊为肝癌,此后病情一直相对稳定,直到前几日突然恶化。晚上9时,先生离世,走得安详。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先生走得如此之快,这种心情,不是“悲痛”所能言表的,应该说是“茫然”,是一种失去了心灵寄托之后的茫然。

先生的离去,不仅是北京大学的损失、哲学界的损失,也是整个中国思想界与社会科学界的损失。

先生走后,与他相濡以沫一生的乐黛云先生平静地离开了医院。离开前,乐黛云说:“他很累了”。

9月10日,第三十个教师节。在燕园,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感念先生的一生,感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

7时,北大朗润园

清晨7时,未名湖畔的朗润园,静谧而幽静。

先生生前居住的13号楼门前,已有人悄悄地摆放上了鲜花。花中有哀思,有敬重。

先生的学生俞菁慧清晨6点醒来,在同门微信群里得知先生仙逝的消息。群里满是哀痛:

如果先生还在,今天该是一个多好的日子,第三十个教师节,先生膝下弟子围绕,其乐融融,我们在一起,谈文章、聚观点,那该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你在先生的视野当中,而不是视野之外。”这是弟子们的共同感受,俞菁慧说,成为先生的学生是太幸福的事。先生会关照到每一个弟子的学术、生活,会关照到每一个弟子的观点与思想。

风骨,文人的风骨;品格,知识分子的品格。两个词,坚守一生。

朗润园前,太阳已经升起。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9时,北大哲学系

走进人文学苑2号楼,哲学系安处其中。跨过厚重的红色大门,青砖、绿树、红栏,静谧、安详。

先生的办公地点就隐于这里。

透过窗户向内张望,书架上摆满了典籍,依稀可以捕捉到先生一生前行的轨迹。

6岁时,小妹突然离世,年幼的汤一介开始思考“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之后80多年的生命中,这一问题始终盘桓在汤一介心头。想来,幼年对“生”与“死”的发问,似乎已经预示了他一生追随哲学的宿命。

19岁,汤一介进入北大先修班,后又考入北大哲学系,开始更加积极地探讨人生,日益显露出哲学才华。

此后,经历了漫长的战争与动荡年代。

1980年,汤一介终于迎来了学术研究的春天,这一年,他已53岁。他以执着、艰辛的付出和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让学术生命焕发光彩。

从最早开设“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课程,汤一介就再也没有停下脚步,先后出版了《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等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道家文化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还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

1983年,汤一介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他的发言《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语惊四座,全场掌声雷动。

汤一介没有满足于此。中国哲学的精华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他开创性地提出,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学的体系,于是有了《儒藏》工程。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汤一介先后发表文章《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与“文明共存”》,并带动国内一批学者围绕“文明共存”展开国际“文明对话”,力求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先生主张,未来世界主流潮流应该是文明的“融合”,形成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冲突”。先生提出“新轴心时代”,关注解决当今文明遇到的问题。学界高度评价:汤先生的“新轴心时代”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是的,先生视野开阔,站位高远。

“正如4年前,他推动建立的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启动之初,所提出的几个研究方向,中国儒学史、三教关系史、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学界最尖锐、最深入,事关思想界未来走向的大问题。”干春松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