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刘余莉:《群书治要》论奢靡之害

2014年03月31日15:13   来源:理论网

原标题:刘余莉:《群书治要》论奢靡之害

  五、道德教化规律:“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之所以很难深入人心,甚至还让人对道德教育产生了反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群书治要·礼记》记载:“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信民化行不拘言也。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说明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正己化人”,也就是《说文解字》上所说的 “上所施,下所效。”

  当季康子患盗而求教于孔子时,孔子回答道:“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以为,人有欲心,才有盗心,有盗心就会作盗贼,所以答复季康子:假使你自己不贪欲,虽然你奖赏人为盗,而人也不去盗窃。意思是说,上行下效,居在上位的人不欲,则在其下的人便会以欲为耻,所以纵然有赏也不愿作盗贼。在《论语》的其他地方,孔子也多次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能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于正人何?”实践证明, “言教者讼,身教者从”,领导者和教育者先受教育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因此,从领导干部做起,反对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兴起勤俭节约的风气。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记载着孔子和鲁哀公关于当时国君为什么不能修明礼教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国君之所以不能成功地推行礼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不能像古圣先贤那样率先厉行节约,反而过着奢侈浪费、荒淫无道的生活:

  鲁哀公问孔子说:“请问什么是大礼?为什么你一谈到礼就那么尊崇呢?”孔子回答说:“百姓之所以能够正常的生活,礼是最重要的保障。没有礼就无法按照一个合适的标准来祭祀天地神灵;没有礼,就无法区别君臣、上下、长幼的秩序;没有礼,就无法区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君王对此十分重视,带头恭敬奉行,然后以自己率先所做出来的样子来教化百姓,使他们顺礼而行。居住简易低矮的房屋,穿戴节俭的衣服饰物,乘坐的马车不加雕饰,使用的器物不精雕细刻,饮食不讲求美味,心里也没有过分的奢望,使自己与万民百姓有福同享。古代贤明的君主是这样恭敬行礼的啊!”哀公又问:“当今的君王,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呢?”孔子回答说:“当今的君王追求利益,贪得无厌,荒淫无道,奢侈无度,懒惰怠慢,游手好闲,一味地搜刮百姓的钱财来满足其贪心,使百姓抱怨朝廷;违背众人的意愿,去征讨政治清明的国家;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任意使用暴虐严酷的刑罚诛杀人民,而不依据正常的法度。从前君王治理和役使百姓都是按前述的做法去做,现在君王则是按照后面的做法。可见,当今的君王不懂得修明礼教了。”这段对话启示我们,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位者和领导干部不能率先接受道德教育并身体力行伦理道德的要求,却要求百姓积极参加道德教育和实践,从而是把道德教育变成了愚昧百姓的工具。

  总之, “读史使人明智。”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中谈到:“历史的兴替演进、起伏变幻,往往沉淀出许多规律,完全可以古为今用、古为今鉴。”研读《群书治要》这一部涵盖了经、史、子的资政巨著,可以让领导干部深刻全面地认识到奢靡之风的危害,从而自觉地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把它从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心信念的主动追求,最终彻底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余莉主编.群书治要译注(全二十八册)[M].北京:中国书店,2012.

  [2] [唐]吴兢.贞观政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2.

  [4] [宋]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 [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明]蕅益大师.四书蕅益解[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注释:

  ①见《群书治要译注》,中国书店2012年版。以后有关《群书治要》的引文均出自此书,故从略。

  本文系国家开发银行资助、中央党校2012年度校级一般课题《〈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刘余莉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