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这亦是习近平履新后首次在上合组织的元首峰会中亮相。专家分析,此次峰会期间,习近平或将再次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推进各方务实合作。此外,阿富汗局势“拐点”后的地区安全等议题也备受各界关注。
推进务实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引关注
今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按照惯例,除了上合组织6个成员国元首,观察员国及特邀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也将与会。习近平在此次峰会上将释放什么样的“中国声音”,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此次峰会期间,习近平或将宣布一些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新思路,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这样预测。
此前,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此后,这一旨在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模式新概念,持续被国际社会关注。
与曲星观点相似,上合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盛世良对中新网记者说,与安全和政治领域相比,上合成员国在多边框架内的经济合作相对薄弱。“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经济诉求的重点存在不同,很难找到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项目,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符合大家共同利益,如果能通过上合峰会不断充实,在此框架下的地区经贸合作将大有前途。”
在推进务实合作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更关注本次峰会将要批准的《上海合作组织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他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这份文件将涉及许多深化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具体举措,包括一些合作优先领域和项目,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将更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