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徐连仲: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8.5%左右的次高速
2013年08月08日11:0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新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主特征

我国已进入经济次高增长、价格温和上涨的全新阶段。未来几年,在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保持3%---5%的温和涨幅将是正常状态

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分别增长7.8%和7.6%,CPI分别上涨2.6%和2.4%,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总水平涨幅均在正常的合理区间的下限附近。随着世界经济的回稳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和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将回归正常的良性运行态势,即经济运行呈现次高增长、温和通胀的格局。

增长由高速转为次高速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经济增长转型阶段。未来经济增长将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变为8.5%左右的次高速增长,8.5%左右的经济增长将是正常的增长速度,也是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率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劳动力供给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充足、基础设施好、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改革和城镇化驱动因素等特点决定中国仍将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将是今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又好又快的增长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将是今后我国经济运行的目标,而不仅仅是速度优先。经济的适度快速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其一,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居于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我国经济的增量规模占世界经济增量的第一位。2012年我国GDP总规模接近52万亿元,按年增长8%计算,经济增量也高达4.2万亿元,而1993年我国GDP的总量也不过只有3.5万亿元。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超大经济规模的国家,实现经济10%以上的增长,GDP的增量就将在5.2万亿元以上,这样的GDP增量对于环境保护、资源供给的压力可想而知。过高的经济增长对于目前我国这样经济规模庞大、过度依靠投入增长的经济体而言,在资源负担和环保压力方面都是难以承受的。

其二,劳动力竞争优势和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小,生产率提高和创新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短期内难以弥补劳动力竞争优势和人口红利减小的缺口。

当前,经济增长中劳动力优势和人口红利的贡献比重在明显减小。尽管我国的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进步,但仍然不能弥补劳动力竞争优势和人口红利减小的缺口。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改革所提高和释放的生产力也没有出现飞跃式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也是正常的现象。

其三,出口规模大、基数大,且出口环境逐渐恶化,难以依靠出口需求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效应在逐渐淡化。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8亿美元,其中出口高达20489亿美元。如果出口增加10%,就高达2050亿美元,仅仅这个出口增量,在当年就可以排在全世界出口总量排位的前20位,而且比1999年我国全年的出口总量还要大。这样的贸易出口规模和增量规模,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压力和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对外贸易的重点防御对象和引发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另外,内、外部资金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使我国出口竞争力在逐步减弱,出口高速增长面临更大的困难。

其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会牺牲一些经济增长速度,而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有合适的经济运行环境。

在新产业结构还未形成,或者还没有大规模形成的时候,新的有效投资需求增长还无法补缺正在调整行业的投资减少,因此经济增速放缓不是必然的现象。同时,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有合适的经济运行环境。在经济过热、市场销售环境过好的情况下,泥沙俱下,产品无论好坏均有市场,这种局面十分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适度的经济增长给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预留了空间、提供了适当的环境,有利于调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其五,房地产、汽车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面临瓶颈制约,难以像过去十年那样带动经济高速增长。

土地供给和住房价格高水平的迅速上涨以及房地产泡沫的迅速扩大制约房地产的发展。2002---2009年,城镇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高达19.8%,但到2011年降低到4.9%,2012年进一步降低到1.8%,以这样的增长速度,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成为我国支撑着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的支出对于各地经济的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土地数量的限制,将制约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财政的持续增长,从而制约地方拉动经济的动力。从汽车产业来看,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的短缺、城市交通的拥堵制约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年下滑。

以住房和汽车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是近十余年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两个主要引擎,也是决定市场需求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汽车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降低,则引起了重化工原材料、装备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产业市场需求水平下降,这也是经济增长速度合理减缓的重要原因。在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由高速发展转为正常发展甚至较慢发展、而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的情况下,难以支持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其六,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实力的迅速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越来越大、抑制中国崛起的倾向越来越强。当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西方发达国家只把中国的发展视为机遇,从而利用中国的发展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但当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实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时,特别是接近、赶上或超过一些重要发达国家时,由于资源竞争的需要,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它们就会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它们是个挑战,甚至是个威胁,就会千方百计制约和遏制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制造更多的障碍。

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市场经济地位、人民币汇率等争论,包括美国对华高新技术的出口管制,以及美国通过战争手段保持石油美元地位等等,都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中美、中欧之间一次又一次看似平常的贸易争端,实际上则是老牌的发达国家对新兴崛起的中国的经济围堵和遏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由原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互惠支持转变为美、日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遏制和阻碍,因此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

推荐阅读:

郑新立:六大措施打造"经济升级版" 扩内需稳增长

李义平:为什么市场经济更容易遵循经济规律

徐连仲: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运行四大阶段

姜艾国: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并不等于失速

刘志彪:我国如何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

裴长洪:目前经济增长高于“下限”和“底线”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