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董德刚: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3年07月15日15:30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摘 要]从主客体统一之历史过程即实践过程的角度看,社会发展大体表现为问题→不满→表达→改进四个环节前后相继的周期,然后,由改进再到新的问题→不满→表达→改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最重要的实践启示是:必须切实落实公民表达自由即思想、言论、出版自由,此乃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不满;表达

[作者简介]董德刚(1950—),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社会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1]。在微观上,它表现为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及家庭等团体;在中观上,它表现为地区、部门、阶级、阶层等群体;在宏观上,它表现为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要素以及由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构成的完整社会形态如国家。这三个层次之间是包含关系:宏观包含中观,中观包含微观。本文主要论域为宏观层次,但对于中观和微观层次同样适用。所谓社会发展,意即社会向好的方面演进。那么,社会究竟是如何发展的?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这表明,社会发展就是作为主体之人能动改造作为客体之社会的实践过程。对此,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从社会客体(社会自身的结构体系)角度看,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要素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社会主体角度看,是个人、群体(阶级、阶层等)、人民群众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提出,从主客体统一之历史过程的角度看,社会发展大体表现为问题→不满→表达→改进四个环节前后相继的周期,然后,由改进再到新的问题→不满→表达→改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机制。

一、问题、不满、表达、改进四个概念释义

本文所使用的问题、不满、表达、改进四个概念,都是浅显直白的日常生活用语,不需要更多解释,但现实情况错综复杂,细究起来,还是有一些问题需作必要说明。

在社会领域中,所谓问题就是社会现状与一定的主体需要不适应而有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人们之所以要能动地改造世界包括社会,其根源就在于人们的各种需要与世界不能满足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作为高级动物之人的需要,以动物性生理需要为基础,同时又生长出社会性需要,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且永远不会停止在某一水平上,因而它同世界之间也永远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是人类一切矛盾的本源,也是分析社会发展机制的基石。

马斯洛提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由低到高排列。[4]它呈现为从物质性需要到精神性需要直至自我实现需要(即从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的序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体现的主要是个体的、层级高度的视角。从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横向广度的视角看,人的需要在境界方面也有差别,如就关注的范围而言,从关心自我到关心亲属朋友,再到关心群体(集体)、广大公众直至人类,同样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序列。后者就是所谓公民意识以至世界公民意识。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尽管在等级分明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并无实现可能,但却包含着众生平等的观念要素,是超越生物本能的共生观念,也是高尚的境界。此外,从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看,无论个人、群体或人类,都有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的区别。可持续发展理念就体现着既要关注当前、又要关注长远的宏大视野。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董德刚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