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董德刚: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3年07月15日15:30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社会自身结构体系的矛盾、失衡,社会供给与一定主体需求的错位,社会实际状况与一定主体意识的不平衡,等等。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着不同层次、领域、时段之分,它们又都有局部性问题与全局性问题或枝节问题与根本问题之别。

指出各种社会都存在问题,并不等于对该社会的完全否定。倘若所指问题是局部的,那就等于肯定了该社会主要方面是合理的、健康的。反之亦然。在实践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总要提出一定的目标、任务,这是自觉实践不可缺少的要素。而目标、任务除了维持现状的情况(这比较少见)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问题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它们本身就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科学研究应当从问题出发,即问题意识,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也表明了问题的优先和基础地位。

所谓不满,基本含义就是不满意,是一定主体对某种社会状况的否定性评价。它是问题在一定主体意识中的映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它来源于客观问题,但又有鲜明的主观自觉因素。从强度上看,它大体可分为不满足、不够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深恶痛绝五个等级。从不满的主体上分,有少数人与多数人、下层与上层、这一阶层或群体与那一阶层或群体等区别。从指向的领域分,有对整个社会不满与只对其中某一方面不满之别。从不满的内容层次上分,有低级不满(对与个人低级需要相连的生存条件的不满)、高级不满(对与个人关系密切的发展条件的不满)、超级不满(对更广大范围的国家事务、社会道德状况等的不满)等。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类将总是抱怨。没有什么伊甸园,天堂也不存在,除了经历一两个时刻外,也没有什么极乐。不能想象,有什么东西能使人们得到完全满足,使人们不再需要新的东西。”他还把牢骚分为低级牢骚、高级牢骚和超级牢骚三种。[5]本文所说的三种不满,套用了这一思想。

需要说明的是,肯定和否定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时并存而且互为反比。例如,对社会某一方面不满意同时意味着对社会的其他方面满意,不够满意也仅仅意味着满意程度不高,不等于完全不满意,犹如半杯水一样,不够满意描述的只是其上空的部分,却舍弃了其下盈的部分。其实,问题概念也是如此:一般地说,问题和成绩是同时并存的,讲问题舍弃了成绩方面,但并不等于否定它。许多人以为不满似乎只是负面的消极因素,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它恰恰是推动社会改进的直接动力。要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从找到问题开始。正如开明的基层干部所说:“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亦如俗语所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对社会满意、肯定以至颂扬,固然也有鼓舞人心、振作精神、坚定信念等积极作用,但它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现状,对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并无多大意义。这正是本文之所以侧重于探讨不满的缘由。

不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根本性质之分。这是一个重要区别,但如何划分却并非易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从原则上说,能否增进人民利益即公众利益(包括合理的个人利益)是核心尺度,它标志着其方向是否正确,此为价值性标准;而是否具备实现条件则是基础尺度,它标志着其可行性高低,此为科学性标准。它们是核心与基础、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反映人民利益、反对不良现象的不满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可行性条件愈充分的不满其合理性愈高;而损害人民利益的、要求过高即不具可行性的不满是不合理的。对人民和社会来说,合理的不满是积极的因素和好事;只有那些不合理的不满才是消极因素和坏事。后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罔顾公众及他人利益而只谋个人及小团体之私的不满,片面的、极端的、过激的要求,缘于孤陋寡闻、主观臆想之“问题”的怨愤,等等。毋庸多言,这类区分都具有相对性。

在通常情况下,不满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它是推动改变现状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需要不能满足特别是受到损害的人必然产生不满。只不过有的不满受到社会压抑,严重时甚至主体已经麻木,久痛不觉其苦。同时,社会上层也会有一定不满,它也是改变社会现状的重要力量。在社会量变时期即社会基本制度不变期间,前者大多要和后者结合并且通过后者才能起作用。

不满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譬如,有些人生活境况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相对于其他生活更好的人或更高的标准,也会产生不满。一国民众的生活在同自己的纵向比上虽有较大进步,但横向看即相对于其他国家人民更好的生活,人们同样会产生不满。对此,马克思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6]这就是说,横向比较(实质是社会比较)比纵向比较(实质是自我比较)更容易刺激人们的敏感神经。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董德刚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