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社会保障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关联与规避
杨良初
2013年06月20日16:3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五、防止社会保障风险转变为财政风险的若干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社会保障资金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的风险将越来越大。如何降低和规避社会保障风险,防止其转变为财政风险更加重要。

1、树立社会保障风险意识,各级政府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不只是“甜饼”,还带有苦味;社会保障不只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也会给企业、个人、政府带来负担。同时,社会保障是一项造福百姓、造福子孙的安全工程。政府社保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正确把握社会保障的两重性,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防止社会保障风险演变为社会风险,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

2、要从制度安排和管理上做好防范社会保障风险的基础工作。制度的漏洞是最大的风险,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和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各项制度,使之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制度在推行前,要做反复论证、科学测算,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城市试点,从试点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再在全国推广。要防止政府单纯追求政绩,而不顾可能,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在项目确定、费率选择、标准制定、享受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确定上,要慎重、切实可行。同时,加强管理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技术的培训,不仅管理机构要健全,管理部门之间要有横向协调机制,在社会保障事务中要各司其职,责任到位;加强社保基金征管结构和发放机构的人员培训,针对社保基金征缴和发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管理制度,开展征管和发放相关业务培训,堵塞管理漏洞。

3、及早制定和实施弥补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筹资方案,是有效防范社会保障风险的重中之重。如果说社会保障风险巨大,可以说引发社会保障风险的根源和大头是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虽然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但没有认真落实有关措施。如果不及早动手,解决这一问题,恐成为威胁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运转的最大隐患。我认为,要在落实弥补隐性债务方案前,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结余资金的投资运营机制,因为没有有效的投资运营机制,弥补隐性债务的资金安全和增值就无法保证。而弥补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筹资渠道:一是有计划地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或作为社保基金的股权参与市场运作和分红,分期用于隐性债务的弥补;二是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拿出0.5%作为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资金,主要用于当前显性债务的弥补;三是扩大福利彩票发行,拿出部分彩票收入作为弥补隐性债务的资金;四是将部分来自财产和个人收入方面的税收入如遗产税、赠与税,专门用于弥补隐性债务;五是在隐性债务变为显性债务的高发期,可以适当发行一定数量的认可债券。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适当控制行政经费的增长幅度,压缩预算内建设性支出,将一些具有一定投资回报的公共工程投资改由国债投资,适当提高包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其中规定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拿出0.5%专门用于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至少确保当期发生的基本养老保险显性债务得到弥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现在的12%逐步提高到15%,主要用于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显性债务和适当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支出标准,让广大低收入困难群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

5、建立社会保障风险预警体系,健全防范社会保障风险的应急机制。预警体系包括预警指标设立、信息收集、重大问题预测分析、预警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定期发布社会保障运行情况等。预警指标体系包括人口老龄化指标、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显性化指标、失业率、社会保险结余资金投资运营增值情况、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平衡情况、城乡低保人群收入分配情况、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等。定期将社会保障预警分析资料反馈给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以便他们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加强社会保障的宏观调控,消除风险。(2011)

参考文献:

1、贾康、杨良初:《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财政研究》2000年第6期

2、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亚欧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财政研究》2006年第9期

3、曹信邦:《风险: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来自《搜狐网》

4、杨方方.从缺位到归位———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责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出版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杨良初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