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提供:记者 李丽辉
制图:宋 嵩
用“呛水”来形容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一点都不为过。当时,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浪潮,一度令国有企业手足无措。
高负债、严重亏损、抢不到订单,“原本轰鸣的厂房突然一片死寂”、“过中秋了,连个月饼都发不出来”、“再不改变企业肯定就死了”……经历过那场劫难的人都记忆犹新。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解释这种手足无措的原因:中国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原本是为计划经济而建立的,是计划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些企业自规划、立项开始,就没有打算让它们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这些企业的管理体制、结构特征、社会定位、职工观念都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重大挑战: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不变就死,应变求生。通过产权改革、董事会试点、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破旧立新,国有企业瞄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渐由被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的“呛水者”,变成主动学习、适应、运用市场规则的“弄潮儿”。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市场化、股权多元化,公有制不再“千人一面”
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名符其实的“扳机”。
一大批国有企业从跌入“市场海洋”的那一刻起,就被浸了个“透心凉”。2000年,由78家军需企业脱钩组建的新兴际华集团,60%以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高达24.62亿元。2002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全年销售总收入20多亿元,负债却高达30多亿元。“资不抵债,财务室都被贴了封条。曾经是那么骄傲,一夜之间变成了最落魄、最失败的一群人。”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回忆说。
痛定思痛,国企的经营者们发现,除了勇敢迈向市场之外没有任何后路可退。国有企业先后通过出售、政策性破产、债转股等方式,卸下低效资产,轻装上阵。十多年来,仅中国建材就陆续清理了218家劣势企业,又通过联合重组和资产划转,吸纳了480余家民营、外资、地方国企等不同所有制企业,真正实现了国企资产“有进有出”。
产权市场化,令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了公众化公司,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随后,中国建材果断放弃原来以新型建材、新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集中精力投身大产业水泥,十年间快速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全球第二建材公司。
产权市场化,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有效融合搭建起平台。利用境内外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国有企业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企业改制重组。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953家国有控股公司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市值合计13.71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
国企产权市场化改革,令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再“千人一面”,令国有资本快速流动、高效运转,更开启了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大门。国有企业与市场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