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
“国考”刚落下帷幕,“省考”又如火如荼。公务员考试火爆的背后,折射出什么?在价值多元、选择多元的今天,青年学子为什么争着进机关?
“城”外人:梦中的“金饭碗”
4月13日下午,走出“省考”考场的赵峰长舒了口气,但他的心情却并未放松——一年多的全天候复习,让他对这次考试结果抱了太大期待。
“省考”,指的是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资料显示,当天,共有近15万名考生参加考试,竞争2599个职位。
赵峰去年毕业于河北省一所二本大学,对考公务员的执念开始于大三,父母为他参加 “国考”选好了目标,一个海关职位,学化学的他开足马力,恶补文科知识,结果并不如人意,止步于笔试。赵峰为失利总结了原因:一是报的职位太热,竞争太激烈;二是知识构成不占优势。
毕业后,赵峰开始了全天候备考的生活——“宅”在家里万事不关心,父母负责照料一切,“出了书房就是餐桌,有时候连书房都不用出。”对着行测和申论,每天看够6—8小时。
为什么如此执着?赵峰说:“公务员体面、稳定又有保障,家里人也支持我。”赵峰在大学朋友圈里,有很多“同志”,有边工作边备考的,也有辞职全力以赴的,“到体制里去!”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赵峰这次报考的是县公安局,在人情网密集的小城,“关系”的作用举足轻重,父母已经开始在各种场合“走动”,但谙熟公务员考试流程的赵峰并不以为然,“他们也是关心则乱,主要还是靠自己。”
如果再失利怎么办?赵峰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再这么耗下去了,我会考虑一些事业单位,实在不行就先去广州打工,然后再找考试机会。”
小伙子说话很淡定,但脸上写满执着。“这已不仅是自己的梦,也是一家人的梦。”
与赵峰相比,李美则比较幸运,第一次考便成功了。她选择考公务员,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她自我分析,认为不是冒险型的性格,“不适合到社会上去闯”;而机关工作相对轻松,比较适合女孩子;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能让远方的父母放心。
同时还有相对特殊一些的原因,李美家境不好,上学期间曾受过社会各界资助,“这让我非常感恩,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合理合法地使用权力,多办些好事和实事,回报社会。”
据李美观察,她的同学大部分都会选择考一考公务员,这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压力大,把考公务员当作一个机会也未尝不可;同时也因为从众心理,“大家都在准备,你不准备就感到心里发慌。”
进机关当公务员,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梦想。不断刷新的报考人数,年年爆出的超低录取比例,让“国考”成为继高考之后又一座“独木桥”,引得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过了“桥”,就进了“城”。在“城”外人看来,城里风光一片美好——一份调查显示,在选择报考公务员的原因中,稳定、有保障排在绝对第一位,约有51%的人选择,其次是福利待遇好、社会认同感、上升空间等。一份工作如果兼具以上几点,毫无疑问是一个“金饭碗”。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