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兴水强滇”战略
历史昭示,善治滇者必先治水;现实表明,富民强滇必先兴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小康水利目标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着力构建以滇中引水为骨干、重点水源为支撑、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为调剂、河湖水系连通为通道、民生水利为基础、水生态文明为保障、现代信息化管理为手段的“四江八湖连通、西中东部调配、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云南小康水利安全网。为此,要在以下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
优化布局,增强水源安全保障能力。重点优化大、中、小型水库规划布局,推进重点水源、集中供水水源、战略储备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大中小微水库并举、分散水源与集中水源并重、蓄引提调结合的水源安全保障格局。
科学配置,构建连通畅达的水网体系。统筹规划建设江河湖库引调水连通工程,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分散配置与集中配置相协调的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有效的全省江河湖库连通水网体系。
突出民生,夯实农村水利发展基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灌区续建和配套建设,形成完善的灌排体系。加快建设以“爱心水窖”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改善山区、半山区水利条件。
积极引导,形成节约用水良好风尚。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科技、节水器具,高度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加强城乡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严格高耗水行业的节水监管,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良好风尚。
改革创新,提升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深化水利投融资、水价、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综合治理,打造七彩云南水生态文明。抓好湖泊河流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恢复干热河谷生态,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饮用水源地。建立健全水资源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建设河畅其流、水复其清、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美丽新云南。
(作者为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