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共青团干部魅力提升12法》独家连载
第十二章 尊重归心法
2013年03月19日10:2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返回>>>《共青团干部魅力提升12法》,中国青年出版社,吴庆主编

魅力原理

Key words:平等 康德道德伦理学 需求层次理论

什么是尊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尊敬、敬重;重视并严肃的对待”。“归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心悦诚服而归附”,是基于一种让人心悦诚服的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尊重归心就是因为尊重的行为让他人心悦诚服,进而让他人归附。

尊重归心法是指团干部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团员青年的人格及其差异性,使双方在心理、情感上趋近而达到融洽,让团员青年真正从心里认同、诚服团干,同时使团干部提升自身魅力并赢得尊重的方法。

从哲学的角度看,尊重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上的道德要求,是一种源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是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一切道德价值的基点在于对人格的尊重,虽然每个人在地位、性别、年龄、职位、宗教信仰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起源于自然法,自然法思想肇始于古希腊时期,距今己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生而平等,确切含义是每个人生来做人的资格平等。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庄严地宣告了人生而平等是不证自明的真理,即天赋人权。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接纳人的差异性,强调他人(包括自我)的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性。“是的,我贫穷,我低微,我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的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假如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财富,我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经典文学名著《简爱》中孱弱的女主人公的呐喊如同沉闷夏天的一个惊雷惊醒了那些彷徨郁闷中的人们。她用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人格第一。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康德的伦理学是这样表述的,尊重事实对任何一个人都应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就其实践意义而言,这种规范性尊重显然是把普遍有效性作为其实践目标:它指向作为尊重主体的人与被尊重对象之间应然的道德关系,以建构某种理想的道德共同体为目的。共同体中的人们自然地拥有这样一种需求,希望他人不伤害脆弱的自我,希望获得一种他人对其个体性的最起码的尊重。正是从这种基本的精神性需求中,产生了对尊严的价值诉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也阐述了人的尊重需要。他把人类的动机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图1)

图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只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但人类不会安于最低级的需求,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其中,尊重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即自尊,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二是得到他人的尊重,如获得威望、赏识、赞许、接纳、关心等。

同时,尊重他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孔子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等,都强调了尊重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入则孝”“出则弟(通‘悌’)” “泛爱众”“亲仁”,大致来说就是要我们遵循尊重长辈亲近他人的基本礼节,这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要首先从我们的父母,从我们的家人做起,然后推及他人,我们要将他人看作自己的家人一般。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