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要点透析
单大圣
2013年02月20日15:36   来源:理论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初次分配要把激励搞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就是要让要素所有者根据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土地的稀缺程度、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收益,形成对各类主体的激励,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但现实中,由于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和行政性垄断,要素收益与贡献并不匹配,导致激励扭曲。改革方向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初次分配的激励搞对。

  一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区域、行业、部门、所有制分割,提高一体化程度;清除各类劳动力市场歧视,建立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工资集体谈判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培育民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强化投资者回报,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探索各类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解决好土地产权虚置问题;积极培育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等竞争性土地市场,使土地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改革政府对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农民意愿。适时推进能源资源价格市场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评估机制,降低技术交易成本,逐步建立成熟的技术价格形成机制。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健全法制环境,调动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营造各类所有制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应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主要集中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垄断行业、城市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或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围绕要素价格市场化,破除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落实十六大以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解决好不同性质市场主体和法人平等保护问题,全面清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等。

  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对经济增长进行强力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具有对投资和物质资源消耗的强烈偏好,并以压低劳动者工资和能源资源土地价值为代价,引起大量寻租和腐败,导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出路是转变政府职能。一要围绕要素价格市场化,政府逐步从初次分配领域中淡出,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二要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收缩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三要实质性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决心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促进依法行政。

  把初次分配的激励搞对,其重要性还在于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打通向上流动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只有把激励搞对,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才能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干事环境,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