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布局失策的恶果
国土空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全面均衡发展国土空间战略布局,是强军固防之基,也是“理财”的重要内容。这方面中国是有深刻教训的——抗战爆发初期,由于国民政府国土空间战略布局不合理,导致政府不得不组织大量工厂内迁,中国民族工业的悲壮之举,承担了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失策的后果。
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得当,就可通过国防建设项目整体效用价值产生的地区乘数效应,拉动地区相关产业和科技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如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港,通过发展军港经济,成为世界著名的深水港,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产生了巨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导致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并不平衡,东南沿海经济占GDP比重已达到70%以上,这与20世纪30年代我国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情形极为相似。新中国建立初期,仍是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占国土面积不足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进行了三线建设,这对于调整我国国防工业的战略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所以改革开放后,许多三线企业发展受限,又不得不陆续搬迁。
合理地调整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对于实现保障国家经济利益拓展的国防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怎样做好当前我国的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呢?首先,是要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国土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能源要地、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等加强国防建设,以形成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国家整体技术格局、国家物资储备布局、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布局。譬如,为实现经略南海的战略目标,需要国家统筹规划桂、粤、琼及三沙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跨琼州海峡的陆岛海联动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利用三亚深水港的优势,形成我国西南重要的出海口,这样既满足了经略南海的军事需求,又能有效地拉动海南经济和科技发展。再者,要想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保障国家海外战略利益,须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和海运业。国家应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对外延长中远程航空线,对内重点加强重要战略要地和地区的支线机场,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国防战略资源的空间布局动态调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