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2012年度最具价值的争议观点(TOP20)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2013年01月11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9.莫言获奖的意义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使他的作品、他的演讲以及他的获奖,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

  莫言获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

  莫言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另一方面,拉近了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界的距离。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作家群、读者群、最大的文学作品产量,长篇小说一年出版数千部,网络小说更是数不胜数,还有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等等。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学实体不应该被诺贝尔文学奖忽视,我们希望莫言获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奉献给中国读者和世界读者。——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5日

  莫言蹿红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全线飘红

  莫言这只股票的蹿红,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的全线飘红。早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文学一直低迷。少数精英孤岛式的坚守,并不能带动文学大盘的上行走高。文学的现状给我们这样的感觉: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在一地鸡毛的现实境遇中,慢慢消磨掉文学的激情。“生死疲劳”的作家们,被时代的“不能承受之重”压弯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虽在一茬又一茬地种着文学的庄稼,汗水洒了不可谓不多,但收成并不理想,至少说与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厚重感相比,显得有点不匹配。我们作家的文学表现与时代的重量之间存在甚大的落差,虽然文学的繁荣并不一定非要与厚重的时代呈正相关,但是,以中国作家的聪明和敏感,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们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期待他们能为这个时代留下沉甸甸的作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12月7日

  10.官员财产公示应先有条件赦免?

  2012年12月,十八大后吹反腐疾风,专家称官员财产不能搞清算,应有条件赦免,一时成舆论焦点

   官员财产公示应“有条件赦免”

  官员财产公示应实行“有条件的部分赦免”,即腐败分子将收受的全部贿赂匿名清退了,并且在案发后,经查实退回的赃款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即可得到赦免。这样可以减轻这些已经有腐败行为的人对反腐败的抵抗,以换取他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持。老百姓希望一定要判刑,一定要严惩,但是,这样做肯定会给反腐败斗争带来更严重的抵抗。我认为“绝不赦免”的做法,适用于那些已经实现“零容忍”的很清廉的国家和地区。在“腐败呆账”问题已经很严重的前提条件下,“绝不赦免”必然造成旧的存量无法解决,新的增量还会迅速存积。如果我们用“绝不赦免”的方法,可以推算,“腐败呆账”只会越来越多,存量会越来越大,抵抗也会越来越顽强,最后可能出现鱼死网破,甚至鱼未死网已破的态势。——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京华时报》,2012年12月17日

  “特赦”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

  “特赦”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如果“一刀切”重新“洗牌”,民众是不会满意的,并且在规范上也没有依据,会对执政基础合法性带来巨大阴影。其次,“特赦”构想是完全基于一个没有得到证实的假定。另外,对于被“特赦”的人而言,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因为赦免的话就意味着他有罪。“特赦”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反而是在阻碍反腐制度的推进。反腐败本身就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所有改革都必须能够增进治理的合法性和效果。制度建设参与者要坚守基本的规范,那就是腐败必须得到惩治。与此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得到更多民众的接受。离开了这些,所谓的制度创新设计其实都是痴人说梦。——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21日

 

上一页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