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
●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应当以联合作战力量的标准为标准,而不是以陆军履带化程度作为机械化建设的标准。
●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应当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强化其应有的战略威慑和实战制胜功能,并引领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实现同步跃升。
●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应当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同时适应“以劣胜优”和“以优胜劣”两种不同的制胜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刻理解这一任务,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完善联建标准
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是有建设时间节点的战略性任务,有了时间节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联建标准。联建标准就是联合作战力量的机械化建设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标准。强调这一点,是有原因的。
我军是一个由陆军发展起来的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陆军建设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全军建设的标准。以前,机械化的主要标准,是指陆军部队军用车辆的履带化程度,也就是陆军履带战斗车辆、履带保障车辆在总的军用车辆中所占有的比例。21世纪的信息化战争,要求建立联合作战部队,形成联合作战能力。因此,军队建设的标准应当以联合作战力量的标准为标准,而不是以陆军履带化程度作为机械化建设的标准。
联合作战部队的机械化标准,既包括陆军的履带化车辆建设,也包括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机械化建设和陆军新型作战力量的机械化建设。机械化的总体指标主要包括:规模化的战略战役投送能力,高速的作战平台机动能力,高效的弹药携行与投放能力,高侵彻力的弹药毁伤能力,高强度的物理防护能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机械化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沿水平还都有待于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参照系主要有两个:一是接近物理运动的极限,二是与潜在对手的机械化能力相当。军队的信息化不能建立在摩托化和低水平机械化的水平之上,而需要建立在具有强大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的机械化水平之上,实现信息效益向作战效益的高效转换。
联合作战部队的信息化标准,主要体现在侦察网、通信网和导航网三种网络的建设水平上。侦察网解决战场知情问题,通信网解决点、面作战力量的体系化联接问题,导航网解决信息化作战平台和弹药的精准运动问题。从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的角度看,就是要解决不但有“三网”,而且有高质量的“三网”问题。军队信息化建设也分作三个基本等级:第一等级是实现自联,具有作战单位自身的网络化侦察、通信、导航能力,其中包括利用上级或战略资源生成的能力。第二等级是实现互联,将作战单位的局域网融入联合作战信息网,具有联合作战的参与能力。第三等级是全面提高网络的实战运用能力,包括建立高效的网络联合指挥机制,生成网络化运行的联合作战态势图,完善军兵种作战平台横向协同机制,构建网络武器控制协议,建设网络链接防护系统,以及全面提高信息网络的抗干扰、抗摧毁能力等。
打造新型力量
世界上的主要军事强国和我国周边许多国家、地区的军队,有的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有的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而且在信息化军队建设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我军如果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地搞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建设,就会出现“跟随式”发展必然要面对的不利情况:那就是我军的武器装备体系始终是军事强国武器装备体系的“降级版”甚至“代差版”。在这样的基础上,搞战法创新容易让人家摸清底牌,搞作战行动创新容易让人家掌握规律,搞作战体系创新容易让人家理清脉络。结果,就是处处受制于人,甚至可能在武器装备建设阶段就误入潜在对手的“技术埋伏圈”或“管制瘫痪阀”,未战而先败。
我军历史给出的答案是,武器装备落后更要在力量构成上灵活多样,军事技术水平低下更要在战斗力释放方式上寻求特色和优势。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大量装备美式装备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虽然以步兵和少量炮兵为主要战斗力构成要素,但却创造和形成了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继承我军的光荣传统,不是一句空话,在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不能只跟在外国人后面进行跟随式建设,而应当将创造性和灵活性发挥到军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之中,后发不甘落后,成长重在出新,注重运用机械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我军新型作战力量。
未来打什么样的仗,就建什么样的力量;可能应对什么样的军事安全威胁,就发展什么样的能力。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这个重点,必须按照全面统筹、适度超前、科学推进的思路,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战略威慑和实战制胜作用。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可以表述为“敌怕我建、敌高我奇、敌多我精、敌少我众”。“敌怕我建”,就是建设能够有效打击敌方作战体系重要节点的力量;“敌高我奇”,就是在敌方信息化武器装备技术总体上高于我方的情况下,形成技术原理出奇、战术组合出奇、行动套路出奇的局部优势力量;“敌多我精”,就是在敌信息化武器装备多于我方的情况下,重点发展高精尖作战力量,建出我军的特色作战力量;“敌少我众”,就是发挥我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长时间以多于对手的人力智力资源,研制、生产、升级武器装备和作战力量,在新形势下打一场生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战斗力的新型人民战争。
建设制胜体系
在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技术与战略战术的关系问题。机械化、信息化主要是技术和资源问题,制胜对策则主要是战略战术问题,技术要为“战场艺术”服务,而不是相反。以什么制胜对策打仗,军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完成与对策相适应的建设任务。21世纪初,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应当兼顾“以劣胜优”和“以优胜劣”两个方面的制胜对策,并将高技术支持下的武器装备建设,升级到高管理支持下的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的崭新水平。
“以劣胜优”不是主动谋求的,而是面对现实的对策。从制胜原理角度讲,“以劣胜优”的关键是不打堂堂之阵,不在对手的强项上争锋,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化局部劣势为整体上的优势。针对敌作战体系的关键节点,实施精确突击,夺取体系对抗的主动地位。因此,机械化和信息化,都需要重点加强攻势作战力量建设,包括远程打击、远程投送、远程信息支援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做好防护能力建设,以机械化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打造假目标与电子干扰相结合、硬抗击与软屏蔽相结合、目标防护与佯动消耗相结合的新型阵地、新型战场。
“以优胜劣”的仗,也不好打。现代战争需要审慎控制战争规模,精确实施作战行动。关键是如何胜得谋深力巧,胜得让自己人惊喜,让作战对手惊惧,让旁观者叹服。通常,需要以高速度、高精度、低伤亡、低损耗的作战行动,在较短时间内达成战争目的。综合作战指标至少有三条:一是低伤亡,二是控制高性能弹药的消耗量,三是快速夺取战场主动权。双重建设应与“以优胜劣”的制胜对策紧密契合,对弱敌形成远战力量的代差优势、作战体系的联动优势、作战行动的时效优势,首先夺取局部主动,进而发展为全局主动,最终达成高效益低伤亡作战的目的。和平时期的军事力量运用,需要针对反恐怖、边境突发事件、境外维和维权等复杂情况,进一步放大“以优胜劣”的作战体系建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