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李忠杰:清醒认识和驾驭改革的三大规律--理论--人民网
人民网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推出新著《走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本网陆续选摘——

【第五篇】李忠杰:清醒认识和驾驭改革的三大规律

2012年11月11日09: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三、改革的周期性发展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用形象的语言说,叫做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其轨迹,从起点、上升、高潮、直至顶峰,然后下降,至最低点,构成一条波浪式的曲线。如果这一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周而复始,它们便构成了运动的周期性。

这种周期性,无论在自然还是社会发展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有没有周期性?理论上来说,改革作为一个贯串与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的社会运动,不可能没有发展的阶段性和曲折性,不可能没有发展和中止、高潮和退潮的交替。因此,社会主义改革必然会具有周期性。

所谓周期性发展规律,同样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说,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无论从改革的内容,还是改革的形式,以及进入改革状态的领域来看,不同国家的改革都会有大致的先后顺序,有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因而总是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的前后顺序是很难颠倒的。只有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之后的阶段。每一阶段的改革完成之后,又会相继提出新的改革任务和要求。改革总是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前推进的。

另一方面是说,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看,改革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改革的基本任务不是通过一次改革行动就能完成的;相反,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多次试验、多次改革才能够完成。虽然人们主观上总是想把改革顺利地推进到底一次成功,但客观上,由于各种分力的制约,最后构成的历史合力却决定了很难做到这一点。改革的高潮持续一段时间后,必须会有一个稳定、调整、消化、巩固的过程,甚至必然会中途停顿,暂时进入低潮状态。当积累了新的问题,或新的条件具备以后,改革将再度举起高潮。

总之,沿着一条螺旋形上升的道路,周期性地提出改革的要求,周期性地兴起改革浪潮。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其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曲线。高潮→低潮→高潮,如此循环往复地出现。当然,每个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并不在同一个位置上,而是每一个周期都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改革逐步深化、发展,直到最后完成其历史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初,南斯拉夫首开改革先河。随后,又在苏联东欧国家渐次展开。到70年代末,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兴起改革开放的壮阔浪潮,在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史上写出了最辉煌的篇章。前后几十年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历经曲折,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也遇到许多很复杂的问题。尤其出乎意料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下台。改革没有能按预先的期望振兴社会主义。原苏联和东欧地区国家别择他路,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

对这种历史进程进行宏观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曾经出现过三次大的浪潮,实际上也就是三个周期。随后,出现巨大分化。而中国,则兴起了第四次浪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正处在第四个周期当中。由于前三次浪潮与第四次浪潮有很大不同,所以,我把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3+1”。

这样一种潮涨潮落的现象表明,社会主义改革的轨迹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只能是波浪式地前进的。这种现象,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毕竟是客观的存在。我们只能承认它、重视它、研究它,而不能否认它、忽视它、将其极其重要的启示性意义置之脑后。

从改革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决定和影响着改革潮涨潮落的,主要是周期性发展规律。

这种周期性,并不主要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基于客观的历史条件。主观上,人们可能会希望把改革顺利地推进到底,一路浩荡,一次成功。但客观上,由于各种分力的制约,最后构成的历史合力却决定了很难做到这一点。

社会主义改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周期性发展的现象?

马克思说过:“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社会主义改革的周期性,正是由制约着改革的诸种内外条件所决定的。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改革只能提出、也只能解决业已成熟,能够完成的任务。一旦超出历史条件的许可,试图解决那些尚未成熟、难以解决的问题,改革就必然会遇到重重障碍,出现低潮甚至危机。只有等新的条件成熟了,改革才能在新的层次上继续展开。所以,改革的周期性并不是人为追求的,而是客观的历史条件造成的。

在改革的每一个周期或阶段,改革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它所相应地所提出的任务和所解决的问题,也并不完全相同。基本上都是:历史性地提出问题,有限度地解决问题。

当然,这种周期性的循环并不是说,每个周期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个位置上。换句话说,历史现象虽然可以重复出现,但其结果却是不同的。黑格尔曾把发展看成是一个起点与终点相遇的圆圈式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则把发展看成是起点与终点并不重合的螺旋式上升。虽然有循环,但每一次循环都会进入更高一级的层次。社会主义改革的周期性发展也是这样,每一个周期都可能要比前一个周期更进一层。

分享到:
(责编:赵晶、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