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選】《學習文選》:2016年中國經濟改革“著力點”
【學習路上】供給側改革:按下經濟結構轉型的“快進鍵”
10個數字讓你“hold住”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特別關鍵,為什麼呢?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在2020年實現第一個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看2016年這個頭開得怎麼樣啦。所以,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2016年的怎麼走、甚至“十三五”這五年(2016-2020)怎麼干,就看這個報告給的路線圖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結構也與往年不同,因為多了“十二五”總結和“十三五”目標兩大板塊,成為去年政府工作總結、“十二五”五年總結”、“十三五”目標和2016年任務四大板塊,勾勒藍圖,提出要求,強調作為,全面但仍顯得簡短,可以說是鼓舞斗志、提振信心,面對困難,提出辦法。如何迅速抓住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呢?人大重陽在第一時間抓出其中10個數字“文眼”,讓你對全文“hold住”。【詳細】
“國家賬本”的“加減乘除”——近20萬億元財政蛋糕如何分好?
柴米油鹽醬醋茶——你我小家有過日子的“小賬本”,國家也有關乎國計民生的“大賬本”。財政預算看起來專業難懂,但一收一支都體現了政府的政策意圖,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打開2016年“國家賬本”,讓我們運用“加減乘除”運算法,一起去了解今年政府預算的錢往哪裡花?是否花在“刀刃上”?作為13億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你不能不知、不可不察。【詳細】
讓我們有一個體面的老年——養老金“十二連漲”三問
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量化指標發生了重大變化,折射出這個國家即將發生的重大變遷。5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4大類25個主要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3項。與“十二五”規劃相比,增加了8個指標,合並了2個指標,4個指標提法有變,還有6個指標未再列入。記者梳理發現,增加的指標有“全員勞動生產率”“科技進步貢獻率”“互聯網普及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空氣質量”和“地標水質量”。此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合並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房、工業用水量等指標提法有變﹔“全國總人口”“城鎮登記失業率”等6個指標未再列入。【詳細】
半個醫生千名娃,兒科醫生“荒”在哪?
“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表述,回應了社會上關注的“兒科醫生荒”問題。千名兒童僅0.53名兒科醫生,全面兩孩時代來臨兒科醫生需求迫切……去年以來,兒科醫生緊張、人才缺乏、兒童看病難等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廣州、上海、南京等地還先后曝出醫院兒科停診限診的消息。一些人大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認為,國家中長期的政策導向已經很明確,相信在未來兒科醫生將不再是個問題,但當前兒科醫生的一些“著急事”仍需盡快解決。【詳細】
“十三五”送給年輕人的機遇紅利
一連串數字,將會成為年輕人未來5年收到的政策“大紅包”。對於居民出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鐵營業裡程要達到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提到住房保障,報告明確“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至於城鎮化,報告則給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的承諾。【詳細】
推薦新聞:
習近平講話闡明新聞輿論工作"魂"與"神" 48字廓清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