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謝謝王教授。張教授,在這一點上能不能跟我們談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這五大理念有什麼關系呢?
張佔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理念,應該說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觀,我們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它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因此,它是覆蓋全社會的,覆蓋經濟社會各個方面,下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理念就是它的一個基本遵循。就是說,我們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理念來推進我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五大理念,就是指揮棒,也是紅綠燈,通過這種方向性的引領,把我們的供給側改革推向深入。
如果供給側改革搞得好,對於保持我們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平穩健康發展,對於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意義都十分重大。對解決七千萬脫貧問題都有很實際的意義。也就是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得好,對於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很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未來五年,這是很關鍵的事情,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發力的五年。希望把這項改革落地、做好。
主持人:謝謝張教授。王教授在張教授說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將產生的影響方面有什麼樣的補充嗎?
王小廣:我覺得“十三五”提出了五個理念,這五個理念主要是解決兩大戰略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培育新動力,有這個新動力才能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才能保持可持續,實現中高速增長。新動力是我們現在整個的主攻方向。我們這些理念都是要為它服務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補短板。我們短板太多了,木桶效應原理決定了補短板就是提升發展水平,總書記、總理說,我們潛力很大,但是為什麼潛力沒有出來呢?那就有短板的約束,把短板補齊了,我們就提高了一個很大的水平。“十三五”的核心任務就是這兩個任務,一個是培育新動力、一個是補短板。這兩個事情要解決它就兩條,第一條就是牢固樹立五個理念,通過五個理念來實現,有了這個理念才能朝這個方向發展。第二條要通過結構性改革落實。最后的前景是什麼樣?我個人認為,隻要在現在提出的一些結構性改革的方面取得一些重大突破,這兩大戰略任務是可以實現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今天二位教授作客人民網和我們大家深度解析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些相關的難點問題和我們大家非常關注的一些話題。感謝二位的到來。謝謝你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