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恩格斯有句名言,“蔑視辯証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從一定意義上說,改革時代的“本領恐慌”,首先就是“哲學的貧困”。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推進改革的歷程中,貫徹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提出了戰略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等。這些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貫通、有機統一,構成了完整、科學的改革方法。
“天下之理,有張必有翕,有強必有弱,有興必有廢,有與必有取”,對立統一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如今,情況千變萬化,問題層出不窮,輿論眾聲喧嘩,這是深化改革面臨的現實基本面。如果沒有哲學的系統論、過程論、矛盾論思維,怎麼胸懷全局、洞察大勢,主持好一個領域的工作,領導好一個地方的發展?
習近平同志強調,領導干部要提高辯証思維能力,即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於抓住關鍵、找准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思考人生價值、把握社會脈動、尋求永恆真理,學哲學、用哲學,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隻有一分為二看問題、多個角度想事情,才能避免“盲人摸象”,讀懂復雜中國,把握改革大勢。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學習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這首詩充滿了辯証的哲理,聯系到今天改革發展的形勢,尤其發人深思。今日中國,喜與憂交織,危與機同在。一面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一面是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面是居民收入持續提高,一面是民生短板還需補齊﹔一面是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面是產能過剩依然嚴重……如果隻看到成績,不管“成長的煩惱”和“調整的陣痛”,那就可能像這句詩裡面說的那樣,在“平流無石處”掉以輕心,以致沉淪。習近平同志借用這句充滿辯証色彩的詩句,就是強調越是形勢向好,越應保持“兢慎”的態度,這樣才能不讓纖芥之憂變成心腹之患,不讓絆腳之石阻擋前進步伐,確保“中國號”巨輪始終劈波斬浪、高歌向前。
■ 原典
涇溪石險人兢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說有沉淪。
——﹝唐﹞杜荀鶴《涇溪》
■ 釋義
晚唐詩人杜荀鶴的《涇溪》行文曲折,析理透徹。短短四行,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與精妙的生命辯証。
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合常理:舟行水上,遇險不傾,平流卻覆。其實,詩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險要之處,人們往往能夠思想集中,小心謹慎,事故反而不易發生﹔平流無險的地方,卻容易放鬆警惕,麻痺大意,因此常常“舟覆人亡”。這正如《呂氏春秋•慎小》所言:“人之情,不於山而於垤(dié)。”人不會被高山絆倒,卻往往會被小土堆絆倒。
這首詩體現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警示:在一帆風順時,更要小心謹慎,切不可自滿疏忽,否則會樂極生悲。一千多年前的《涇溪》明鏡,至今仍光可照人。遺憾的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歷史上多少人闖過了驚濤駭浪,卻在風平浪靜處傾覆,“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