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政干部如何看待“一把手”腐敗——3位基層領導干部懇談“權力觀”

2014年10月08日10:13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黨政干部如何看待“一把手”腐敗——3位基層領導干部懇談“權力觀”

  編者的話:

  “一把手”腐敗,在黨員干部群體中成了一個敏感詞,本刊記者在採訪中遭遇尷尬——聯系採訪的十幾位黨政機關干部,要麼直接婉拒、要麼三緘其口、要麼閃爍其辭,這種“說不得”與現在網絡流行的“你懂得”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何“一把手”腐敗的話題會成為官員們戒備的對象呢?在普通黨員干部心中,究竟是怎樣認識“一把手”腐敗的?“一把手”的權力該如何導正?又該如何限制?

  幸而,經過一番周折之下,我們最終成功訪到3位地方領導干部,以他們的切身感受,談一談對於治理“一把手”腐敗的思考與建議。

讓權力回歸“正位”

中共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蔣 建

  從目前一些腐敗現象來看,“一把手”腐敗主要集中於這幾個方面:違規用人、濫用職權、貪污受賄、生活腐化。誘發“一把手”腐敗的原因有多種:一是幾千年來“官本位”思想的流毒,把少數“一把手”推到了“權力的巔峰”﹔二是少數“一把手”黨性修養不強,放鬆了對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是非觀念、從政道德標准降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扭曲蛻變,對一些外在誘惑和內心欲望的免疫力、抵抗力也就相應下降﹔三是現行的體制還不健全,對“一把手”權力的限制不夠,久而久之造成了少數“一把手”權力的膨脹﹔四是監督機制不健全,對“一把手”用人、用權、用錢等方面的監督制約不夠。

  “一把手”腐敗的危害,相較於一般官員的腐敗而言更為顯著,預防和遏制“一把手”腐敗問題,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我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重點是抓好教育、監管和激勵這三個環節。

  第一,要抓好對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從政道德等方面的教育,通過理論學習、警示教育、黨性錘煉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一把手”的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接受監督的意識,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政治覺悟,增強廉潔自律的自覺性,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扣好“一把手”思想腐敗的第一粒扣子。

  第二,從制度入手,推動預防腐敗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這是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黨的建設和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針對“一把手”權力過度集中、得不到有效監督的問題,加強對“一把手”權力的規范,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分工,抓好權力的科學配置,有效化解“一把手”專權,打破權力壟斷。其次,要抓好對“一把手”權力的有效監管。要健全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延伸監督范疇,加強對“一把手”用人、用權、用財和“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管理。第三,推進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加大官員財產公示力度,減少隱性腐敗。加強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特別是新聞媒體監督和網絡監督。

  第三,加大對“一把手”的激勵保障力度。對一些工作業績突出的“一把手”可以適當提高待遇和級別,給予“一把手”更加科學合理的激勵和更加穩定的職業預期。提高“一把手”的物質保障水平,在休假、住房、醫療以及離任待遇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減少其受賄需求,提高腐敗的機會成本。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黨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加強自身修養、提升執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我認為,正確的權力觀應該建立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事業觀的基礎之上,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一把手”作為一個地區或部門的黨政主要領導,要帶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二是要堅持正確的道德觀。實踐証明,缺乏良好道德修養的黨員干部,既不可能做到政治上堅定,也不會做到廉潔奉公、恪盡職守,更不會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孜孜追求、無私奉獻﹔三是要堅持正確的事業觀。發展觀出現偏差,事業觀就會陷入誤區,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往往都是錯誤的發展觀導致的。堅持正確的事業觀,還要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黨員干部唯有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准,才能做到公正用權、公平處事、公道用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國家治理周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