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一次提出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証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群眾住房問題。經過長期努力,我國住房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解決群眾住房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還存在著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決、保障性住房總體不足、住房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問題。人民群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系、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隻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同時,總有一部分群眾由於勞動技能不適應、就業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臨住房困難,政府必須“補好位”,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住房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我國國情看,總的方向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要總結我國住房改革發展經驗,借鑒其他國家解決住房問題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設的規律性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立統一、規范、成熟、穩定的住房供應體系。要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同時要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經濟、適用、環保、節約資源、安全的住房標准體系,倡導符合國情的住房消費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二五”規劃提出,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3600萬套(戶),到2015年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這是政府對人民作出的承諾,要全力完成。要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建設廉租住房,加快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相結合,努力滿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是群眾安身立命之所,質量安全至關重要。要優化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設施配套和戶型設計,抓好工程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住房支持政策,注重發揮政策的扶持、導向、帶動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完善土地政策,堅持民生優先,科學編制土地供應計劃,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完善財政政策,適當加大財政性資金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投入力度。要綜合運用政策措施,吸引企業和其他機構參與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要積極探索建立非營利性機構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運營管理的體制機制,形成各方面共同參與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要把這件好事辦好、真正使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就必須加強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規范機制,實現公共資源公平善用。要堅持公平分配,使該保障的群眾真正受益。要對非法佔有保障性住房行為進行有效治理,同時要從制度上堵塞漏洞、加以防范。對非法佔有保障性住房的,要依法依規懲處。
18.第一次提出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要堅定不移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19.第一次提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和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內在要求。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與體制不健全有關,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人權益不落實。針對這一問題,全會決定提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的要求。總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開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建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職責的體制。國家對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行使所有權並進行管理和國家對國土范圍內自然資源行使監管權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權人意義上的權利,后者是管理者意義上的權力。這就需要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負責領土范圍內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20.第一次提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防和軍隊建設。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証,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全軍要准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又比如,在2013年7月中央軍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國際國內安全形勢十分復雜,軍事斗爭准備任務十分繁重,軍隊建設內外環境變化十分深刻,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如何把軍隊各項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對軍委的戰略思維、領導水平、指揮能力、作風形象是一個歷史性考驗。他對加強軍委自身建設、提高軍委工作水平提出五點要求。第一,做到聽黨指揮、政治堅定。第二,做到善謀打仗、能打勝仗。第三,做到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第四,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第五,做到廉潔自律、風清氣正。再比如,2013年7月2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軍區機關視察時強調,要緊緊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全面加強部隊建設,不斷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關於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重要思想,是對我們黨建軍治軍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提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朴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領導制定了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目標﹔江澤民同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軍隊建設總要求﹔胡錦濤同志在21世紀新階段提出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重要思想,繼往開來,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科學總結我們黨建軍治軍成功經驗,鮮明回答了在世界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要強軍、強軍目標是什麼、怎樣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強軍目標,是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點的准確把握。經過不懈努力,我軍已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具有一定現代化水平並加快向信息化邁進的強大軍隊。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強軍夢想,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強軍目標。但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軍正處於機械化建設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階段,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同時,面對意識形態復雜形勢和官兵成分結構變化,如何確保部隊政治堅定、純潔鞏固﹔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和戰爭形態深刻演變,如何提高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面對社會環境變化和不良風氣影響,如何保持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都是需要努力破解的重要課題。強軍目標重要思想,准確把握了我軍建設的基礎和現狀,抓住了建設強大軍隊的關鍵和要害,為解決軍隊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了強大動力和科學指南。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