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凝聚共識、攻堅克難的精神旗幟。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中國夢是強國夢,也是每個人追求的夢,既是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把每個人的目標追求寓於其中。把強國夢與每個人的夢融為一體,把實現宏大目標與實現個人價值追求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把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真正激發調動起來,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匯聚起強大正能量。
大家知道,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也積累了大量復雜矛盾。當今中國是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改革攻堅期三期疊加,挑戰風險大大增加。同時,改革激活了人們的強國夢,也激活了致富夢、民主夢、公平夢等。但由於一些改革不深入不到位,尤其是利益格局相對固化,腐敗等問題嚴重存在,不少人對社會不公抱怨增多,進而引發了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思潮之爭。無論是社會思潮之爭,還是矛盾引發的某些不滿情緒,實際上都是涉及中國未來發展走向,涉及未來前進道路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及要不要改革、怎麼深化改革等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找到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引導全社會更好地堅定目標追求,凝聚共識,激發活力,匯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從而通過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夢的提出,時間雖然不長,人們普遍感到,中國的政治生態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社會思潮市場大大縮減,正能量日益成磅礡之勢。首先是全社會有了高遠、清晰的目標追求,從大國走向強國的信心大大增強。二是這個目標追求吸納包容了各方面意願和智慧,更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與關切。三是實現目標的各項舉措強勢推進,尤其是直面解決矛盾問題成效顯著。可以說,中國夢思想的提出,進一步回答了未來中國實現目標和發展走向問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為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和匯聚了更多正能量,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引領。
第三,也是中國和平發展意願的真情宣示。
從人類發展歷程來看,迄今為止的大國崛起,無不是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為基本實現形式,戰爭通常是大國崛起的基本手段。這種現象,被稱作“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是古希臘哲學家、歷史學家,被視為古代西方最偉大的戰略思想家。他在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研究了新崛起的雅典與當時強國斯巴達的關系時,提出個著名觀點,就是“如果你頭腦中把一個人當成敵人,這個人就會成為你的敵人。”意思是說,追求和平往往會帶來和平,而追求對抗很容易導致對抗。基於這樣的歷史觀,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崛起多存狐疑。中國能否走出大國崛起安全困境,是我們必須面對並回答的重大課題。
中國和平崛起,有其自身特點:首先,中國是超大規模國家,一個超大規模國家的崛起,必將對世界既有格局帶來沖擊。其次,中國是社會主義大國,西方國家打心眼裡不願看到任何國家超越他們,尤其不願看到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社會主義中國趕上和超越他們。隨著中國經濟總量日益逼近世界第一,一些西方國家的焦慮感上升,各種形式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輪番登場,反復鼓噪。從目前態勢看,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加快,對中國遏制圍堵力度加大﹔日本對中國崛起最為焦慮,正拉開與中國不惜一戰的架勢﹔周邊有的國家,既想從中國崛起中撈到好處,又防范之心加重,有的故意挑起事端,拉大旗作虎破,甘當馬仔。
中國夢不僅是講中國人的夢,而且蘊涵著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的夢,各國人民的夢是相通的,必須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這是中華民族相互包容、和諧共生的整體思維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必然的選擇。中華民族血液中沒有稱霸世界的基因,也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另一方面,今天,國際競爭的“叢林法則”沒有改變,但誰還想像過去那樣通過戰爭發財,佔有殖民地,像甲午戰爭,掠奪中國大筆財富,已經不可能。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戰爭破壞性空前增大等,戰爭已沒有贏家。對崛起國家來說,隻要被拖入戰爭,就意味著失敗。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美國人進行的幾場局部戰爭,也把自己拖入了持續衰退之中。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人民講堂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