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任天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重要戰略思想

2014年05月23日08:1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講座全文】

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再次來到人民網,主要圍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夢重要戰略思想,與各位網友作個交流。今天與大家匯報交流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談談中國夢重要戰略思想的重大意義

我們知道,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鮮明地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之后,又作多次系統闡述。一年多來,老百姓熱議中國夢,社會輿論聚焦中國夢,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夢。為什麼人們如此高度關注中國夢?它的重大意義究竟是什麼?我把它概括為這樣幾方面。

首先,是當代中國由大向強的政治宣言。

馬克思說過,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一個思想、一種理論提出,能夠引起那麼大反響與認同,一定是把握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最重大課題、最現實要求。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最重大課題、最現實要求是什麼,或者說,根本走向、深層脈動是什麼?就是將強未強、由大向強的發展大勢。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文明高峰,就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理論創新,也不能沒有偉大的夢想追求。從人類發展史看,能夠形成偉大夢想並有影響力的時代,大體上有這麼幾個國家和民族。一個是,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羅馬夢”。當時,羅馬以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被世人稱之為“條條大路通羅馬”。第二個,是從7世紀到9世紀的“大唐夢”。其時,首都長安是世界第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級的國際大都會,外國使者、商人、留學生等總數不下10萬人,文化科技、政治制度、飲食風俗等,至今在世界尤其是亞洲各國還有廣泛影響。第三個,是17世紀的“荷蘭夢”。當時阿姆斯特丹是歐洲商品與交換中心,是第一個世界性商場。第四個,是19世紀的“英國夢”。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成就了其“日不落帝國”的輝煌,至今在有些國家的國旗上,還留有“英國夢”的烙印。第五個,是上世紀30至50年代的“蘇聯夢”。尤其是3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為全世界進步人士所認同,蘇聯成為人們向往的聖地。我們黨的六大,就是這個時期在莫斯科郊外“銀色別墅”庄園召開的,代表們在會議期間參觀蘇聯工廠、農村,對未來中國充滿了憧憬。這是我們黨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2009年,我帶《苦難輝煌》紀錄片攝制組,就專門到訪這個地方進行了拍攝。第六個,是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直到今天仍有廣泛影響的“美國夢”。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曾把它稱為理想主義與物質主義的完美結合。

考察這些追夢時代,可以發現有幾個共同特征:國家發展處於強盛或走向強盛,都有著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制度或最有影響力的文化﹔都有著比較正確的發展戰略﹔更重要的,都有著追求偉大夢想的志向。從中不難看出,中國夢為什麼會成為當今中國追求的最大共識,實現中國夢會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習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大家知道,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尤其是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和先進分子奮斗的主題,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奮斗歷程,從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作兩個階段:一個是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主要是救亡圖存,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另一個是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主要是由大向強,從一個獨立自立但貧窮落后的大國,向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

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指出:“在近代以前時期的所有文明中,沒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文明更發達,更先進。” 但從19世紀中葉開始,在與西方列強的一次次碰撞中,中國人的“天朝上國”夢漸漸被徹底摧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了近代以來仁人志士和先進分子不懈追求的最偉大夢想。鴉片戰爭后,先后經歷了洋務運動的自強夢、康梁變法的維新夢和孫中山的振興夢等。中國共產黨登上政治舞台后,領導人民追夢歷程走上了新階段。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雖然成為站起來的大國,實際上是貧窮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快車道。

當今中國,經過60多年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處在了由大向強的新起點,或者說,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越是處於這樣的階段,越是將起未起、將強未強,越是快速發展,遇到的矛盾問題越復雜,面臨的挑戰風險也越大。在這樣情勢下,必須回答在這個最接近民族復興階段,如何實現當代中國由大向強躍升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所以,我認為,中國夢的提出,准確把握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契機,反映了當今中國億萬人民的強烈訴求,為黨和國家發展確立了明確的目標指向,是當代中國由大向強的政治宣言、政治昭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