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章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協調發展

第二節  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和體制轉型

厲以寧

2014年04月02日09:3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 獨家連載

一、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

最近幾年來,中國民營企業面臨著不少困難。據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在包括東、中、西部在內的若干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大體上有以下八方面的困難。

第一,成本上升,特別是用工成本上升,原因主要是生活費用上升了,使得工資隨之上升。在某些地方還同時出現招工難的現象。為什麼會感到招工難?據調研了解,西南幾省的農民認為去沿海務工,工資同前幾年相比上升不多,而且路途太遙遠,那裡物價又較高,所以不如就近務工,生活困難會相對小一些。有些地方,工資雖然也提高了,但務工地點的房價、生活費以及隨之外出的子女的撫養費用和受教育費用都以更快的速度上漲,往返探親的路費等等也在增加。在用工成本上升和招工難的壓力下,民營企業一般感到經營不易。

第二,受到國際經濟動蕩的影響,經營出口業務的民營企業普遍感到訂單大幅減少,生意越來越難做,而且西歐市場由於某些西歐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繼續擴散,對中國出口的消極影響仍然存在,所以經營出口業務的民營企業短時期內難以復蘇。

第三,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步伐一直未停,這又是對經營出口業務的民營企業的打擊,它們的困難加重了。

第四,融資難的問題迄今未能緩解。民營企業紛紛反映,它們同過去一樣,無法從金融機構順利貸款,隻好轉向非正式的民間貸款。而且,越是難以從金融機構那裡貸款,民間借貸利率就越高。但即使民間借貸利率很高,民營企業除此以外別無辦法,隻好忍痛承受。

第五,稅費負擔仍舊沉重。比如說,增值稅率高,營業稅率也高,但費更高,所謂“稅有岸,費無邊”幾乎是民營企業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民營企業反映:如果繼續如此,簡直活不下去了。

第六,相互拖欠問題使正常的市場秩序被破壞。這是因為企業在業務上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隻要資金鏈、產業鏈還通暢,即使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市場秩序也不至於大亂,企業的經濟運行依舊可以維系。然而由於融資難和融資成本太大,有些民營企業陷入了資金鏈斷裂的困境之中,而資金鏈的斷裂,遲早又會導致產業鏈的斷裂,這樣一來,相互拖欠貸款、各種勞務費、工程款等問題就會產生,市場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壞,其影響面會越來越大,以致難以收拾。有些企業隻得再次依賴民間借貸渡過難關,但這無法使問題緩解,利息負擔反而越來越重,終於把企業拖垮。還有的民營企業老板採取“跑路”的做法,即或躲起來,或跑到境外躲避債主,使相互拖欠問題更難解決。

第七,迄今為止,盡管“非公經濟36條”出台已經8年了,但民營企業應當受到公平待遇的原則仍未落實。例如,領域准入的限制仍或明或暗被保留下來,“非禁即入”隻不過是一句空話﹔又如,政府採購招標,民營企業仍受歧視,等等。這些對民營企業的不公平待遇,不僅挫傷了民營企業經營的積極性,挫傷了民間資本持有人投資的積極性,而且更阻礙了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和進一步發展。

第八,民營企業的擴建和新建工程,審批比幾年前更煩瑣和更嚴格了,要蓋的公章更多了。這是不少地方所反映的實際狀況。這被認為是行政干預過度、把民營企業限制得過死的做法,使民營企業對經營前景更加失去信心。

以上所分析的這些困難造成的一個嚴重的結果就是民間資本逐漸撤出了實體經濟領域。民間資本持有人擔心,如果繼續留在實體經濟領域內,出現多生產多虧損,最終落入“陷阱”,那時,想撤都撤不出來了。但撤出實體經濟領域后,民間資本又投向何處呢?無非是三個去向:

一是向境外轉移,包括東南亞一些用工成本較低的國家,於是他們在那裡設廠,或兼並當地的企業﹔或者,他們轉移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等待機會,重新創業。

二是在國內轉入虛擬經濟領域,從事炒作,什麼熱就炒什麼。

三是干脆“見好就收”,寧肯讓資本閑置,或放貸,做個“食利者”。

這一切都是不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對民營經濟本身也十分不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厲以寧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