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
三、熱衷政治
古希臘哲學的另一特色就是理想主義色彩。古希臘哲學追求對世界永恆不變的秩序和事物本質的把握,目的是為了尋求並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因此,哲學家天然地就應該關心政治、研究政治,是一個言行一致的理論實踐家,即把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在古希臘人看來,哲學家若言行不一致,是一件不可思議、極其荒唐的事情,絕對夠不上哲學家的稱號,即使是普通人,也應該言行一致。亞裡士多德說過:人天生就是一個政治動物。對政治的高度關注和滿腔熱情是古希臘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可以說,熱衷政治是古代歐洲哲學中所包含的一個核心價值觀念。在古希臘哲人看來,政治學是最需要智慧的學問,也是哲學的最終歸宿。政治是宏觀倫理學,是關於國家、城邦大的宏觀問題行為規范的科學,而道德是微觀倫理學,是關於微觀個體人行為規范的科學。政治倫理都是一個實踐問題,因此政治學和倫理學又被稱為實踐科學,屬於哲學的高級形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馬克思強調哲學是一種意識形態了。
古希臘人對政治學問題的研究和實踐嘗試,已經觸及到了對各種政體的利弊問題分析,為后人建構、反思、批判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柏拉圖盡管被認為是一個專制主義政治哲學的肇始者,但他關於政治家應該是哲學家的主張和其中所蘊含的精英主義的治國理念、整體主義的社會結構思想、“四德說”等等,也說出了部分真理,體現了一種系統思維和“務實”的政治倫理態度。如他的理想國就是以斯巴達為藍本構建起來的,不管這一理論遭到后人怎樣的批判,但他之所以推崇這樣一個烏托邦社會,與他從國家系統整體的利益高度“務實”地考慮問題不無關系。在柏拉圖看來,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種最沒有效率、對國家危害最大的政體,他把伯羅奔尼撒的雅典的戰敗歸咎於城邦的民主制。柏拉圖對民主制度的痛恨還與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悲劇(被一幫政客利用民主政治制度的缺陷判處其死刑)有關。有趣的是,古希臘的這種民主政治嘗試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同樣成為近代思想家推崇的模式。經過重新構建和不斷完善,今天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已經與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大不相同。按照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分析,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實際上是一個早產兒,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的認識水平還不足以支撐這樣一個社會政治制度的有效運作。
四、崇尚思辨
崇尚思辨是古代歐洲哲學的又一個顯著特點,體現了古代歐洲人的一個重要文化價值觀念。這一觀念與以上所說的幾點是內在關聯的。按照趙敦華先生的分析,希臘哲學的思辨精神有五大特點:靜觀、辯証、演繹、理智和實踐。古希臘哲學本質上都是一種思辨哲學,交織著唯物論與唯心論、形而上學與辯証法、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矛盾沖突,涉及了對思維與存在、感性與理性、現象與本質、個別與一般、質料與形式、變與不變等等重要哲學問題的思辨性考察,為人類各類認識問題的展開和各領域學科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形成了古希臘乃至整個西方文化崇尚理論思維和知識積累的文化傳統——知識論傳統。中國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思辨精神也是得到發揚光大的,但后來並沒有得到一種價值觀意義上的廣泛認同和珍視,而是更強調一種經世致用的實用理性精神和態度。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古代歐洲人對待思辨精神的價值態度。當年歐幾裡德的一個學生提出“學習幾何有什麼用處”的問題,歐幾裡德就說:“給他點錢,讓他滾!”並毫不客氣地把他趕出了學院大門。而這在中國應該是老師必須好好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趕人家走更是不符合師德規范!古代歐洲人這種熱衷思維思辨勝於追求功利名望的精神是上流社會尤其是文化精英階層的一個普遍品質,不具備這個品質老師當然認為此生不可教也。正因為如此,柏拉圖提出的“四德說”中把上流階層統治者的基本道德品質要求定位在“智慧”上,即統治者要以智慧治理國家,他在輔佐敘拉古國王時曾要求國王學習幾何學,目的就是為了訓練統治者的思維能力。
思辨的精神其實也可以含括在理性這一大范疇之中,但在古希臘時代,還沒有發展出嚴格意義上的近代理性主義文化,兩者所強調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因而是可以作一種價值並列意義上的理解的。趙敦華先生指出:“亞裡士多德的《形而上學》的第一句話是:‘每一個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他接著說明,出於本性的求知是為知而知、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動,不服從任何物質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學問。哲學的思辨最初表現為‘詫異’,詫異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學家出於追根問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對眼前的一些現象,如日月星辰、刮風下雨等,感到詫異,然后一點點地推進,提出關於宇宙起源和萬物本原的哲學問題。”這種思辨的精神其實就是一種熱衷於沉思、辨析、推演的思維品質,強調獨立思考、大膽懷疑、思想自由的可貴,而這正是演變為后來的西方價值觀諸多核心理念的一個關鍵因素。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