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齊德學: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指導藝術

2014年01月08日16:04   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作者簡介﹞齊德學,研究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00091。

﹝摘要﹞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毛澤東軍事指導藝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充分展示和發揮,主要是:未雨綢繆,避免了臨急被動應戰﹔毅然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策,一舉震驚了全世界﹔靈活戰略戰術指導,取得了戰場勝利﹔有效控制戰局,實現了朝鮮戰爭局部化。

毛澤東是舉世公認的著名軍事家。中國革命戰爭取得的偉大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在敵我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優劣極為懸殊的條件下能夠取得勝利,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毛澤東軍事指導藝術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略准備、戰略決策、戰場指導和戰局控制等方面均有充分展示和發揮。

一、未雨綢繆,避免了臨急被動應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雖然預知有些情況,但對朝鮮內戰爆發並沒有足夠的精神准備。當時中國人民正准備集中精力全面恢復國民經濟,因此,周恩來說:“朝鮮戰爭爆發,給了我們新的課題”。﹝1﹞盡管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戰局發展極為順利﹔盡管5月中旬金日成在北京向毛澤東通報他與斯大林商討以軍事手段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結果時滿懷信心地表示,莫斯科已給了他所需的足夠援助,不需要中國再提供任何軍事援助,但是,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共中央洞察時局,敏銳地估計到朝鮮人民軍可能一鼓而下,很快解放全朝鮮,戰爭很快結束或告一段落﹔同時估計到,由於美國的武裝干涉,朝鮮局勢也有惡化的可能,甚至美國會公然進犯中國東北,因此,中國不能不有所防范。

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冷靜地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權衡各種利弊,於朝鮮內戰爆發一周內即決定調整國防部署,將軍事斗爭准備的重點由東南沿海地區調整為東北邊防,作戰任務由解放台灣調整為“支援朝鮮人民,推遲解放台灣”。﹝1﹞中央軍委於7月7日開始調動部隊組建東北邊防軍,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等部隊共255萬余人到東北地區集中整訓,以保衛邊防,並准備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

東北邊防軍集中后的整訓,一開始就在師以上干部中明確了准備出國作戰的思想,邊防軍的全部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都是以美軍為主要作戰對象、以朝鮮為作戰地區進行的。軍事訓練的重點是研究美軍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和作戰特點,並根據邊防軍出國作戰時可能的武器裝備情況,對連以下分隊和單兵進行了戰術、技術訓練。8月18日,毛澤東指示邊防軍“務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備工作”﹝2﹞。

8月中旬,根據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建議,經毛澤東批准,中央軍委又決定將上海地區准備用於解放台灣的第9兵團(轄3個軍)和在西北地區剛剛結束剿匪作戰不久的第19兵團(轄3個軍)分別集中,作為邊防軍的二線部隊,以為未雨綢繆之計。

8月2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國防會議,檢查和督促東北邊防軍作戰准備工作。周恩來在會議上指出:中央原對朝鮮戰爭設想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朝鮮人民軍一鼓而下,很快解放全朝鮮,使戰爭很快結束,至少告一段落,第二種情況是戰爭長期化。“在第一種設想情況下組織邊防軍,是備而不用”,現在設想的第一種情況已經過去,“在第二種設想情況下,是加重了我們的責任”,“這更需要我們加緊和加強准備工作。一切都要准備好,不要成為‘臨急應戰’,而要有充分准備,出手就勝”。﹝1﹞(pp44∼45)

雖然東北邊防軍的實際軍事訓練時間僅僅一個多月,戰前的軍事訓練和其他各種准備也不充分,但是,正是有了毛澤東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人在政治上、軍事上的高瞻遠矚和戰略預見,才為后來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重大戰略決策准備了必要的軍事力量,避免了臨急被動應戰的局面,並使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出手就連連取得勝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