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齊德學: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指導藝術

2014年01月08日16:04   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四、有效控制,實現了戰爭局部化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國際性局部戰爭,戰場范圍始終在朝鮮境內,既未因此引發世界大戰,也未將戰爭擴大到朝鮮以外,主要原因是戰爭雙方對戰爭局勢都進行了控制。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主要從以下方面對戰局進行了控制。

第一,在志願軍參戰前就明確提出朝鮮戰事要局部化

“就是不使美軍的侵略行動擴大成為世界性的事件。”﹝1﹞(p67)這一點在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是明確的。美國准備越過“三八”線北進時,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通過印度駐華大使向美國當局公開表明了這一立場。

第二,以志願軍名義參戰,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

這一點也是在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決定了的,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策就是以志願軍名義而不是以解放軍名義出動到朝鮮作戰,目的是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

第三,適度確定參戰的軍事戰略目標,打得有理有節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分析認為,志願軍參戰后,戰局形勢變化有三種可能:一是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隊,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但這種形勢的出現是建立在蘇聯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提供武器裝備,並出動空軍直接支援志願軍作戰的基礎上的﹔二是盡管中國軍隊是以志願軍名義參戰的,但美國仍可能對中國公開宣戰,或至少以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以其海軍攻擊中國沿海地帶,並且由於志願軍武器裝備落后,不但不能大量殲滅美軍,而且可能打成僵局,甚至被迫撤回,不但不能解決朝鮮問題,而且影響中國整個恢復和建設計劃,引起國內許多人不滿,這是最不利的結果﹔三是在蘇聯不能出動空軍直接支援作戰,志願軍在無制空權的情況下,依靠地面部隊作戰,實施靈活作戰指揮,充分發揮兵力優勢和作戰特長,有可能迫使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條件是美軍必須撤出朝鮮,首先是撤至“三八”線以南。毛澤東等應對這三種可能的態度是,力爭第一種可能,力避第二種可能,接受第三種可能。抗美援朝戰爭實踐証明,戰爭的發展變化沒有超出中共中央的估計之外。

打得有理有節,就是在戰場上的作戰要打疼美國,真正給予其教訓,並且有所節制。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不但打疼了美國,打疼了美軍,而且很有節制,特別是1953年朝鮮停戰實現之前,政治、軍事形勢都對志願軍十分有利,志願軍也有能力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再打到漢城,甚至打到“三七”線,但當時朝鮮戰爭的總體形勢是“停”,而不是繼續打,所以志願軍隻給破壞停戰的李承晚集團以有力打擊,殲滅其4個師大部,奪回金城以南向己方突出的陣地,而未憑借當時具有的戰場實力繼續向漢城和“三七”線發展,從而實現了有利的停戰。

第四,做好最壞的准備,力爭避免最不利情況的出現

出兵決策作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即在軍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和准備:一是調整軍隊建設重點。中央軍委決定,人民解放軍建設由原來重點加強海軍、空軍建設,轉為重點加強空軍、炮兵(含高射炮兵)和裝甲兵建設,以保証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二是調整部隊軍政訓練時間比例,重點加強軍事訓練,將原定自1951年開始的以提高文化為首要任務的全軍教育調整為以軍事訓練為主﹔已開始的大規模復員工作,到1950年年底也已停止。三是部署籌備全國防空,防范美國飛機對中國的空襲,成立了由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為主任的全國防空籌委會,研究籌劃全國的防空工作。四是部署和加強海岸防御。為防范美軍和台灣國民黨軍隊對沿海地區發動攻擊,人民解放軍海軍以海岸炮兵建設為當務之急,在沿海主要防御地段搶修了一批海岸炮兵陣地,從上海開始,北到長山列島、營口、安東海岸,選擇要點布置了水雷。五是部署防空作戰力量。將新組建的空軍作戰部隊和已有及新建的高射炮兵部隊部署於沿海大中城市,並商請蘇聯出動殲擊機航空兵部隊,協助中國擔負防空任務。六是部署部隊,准備粉碎美國和台灣蔣介石集團在東南沿海的聯合登陸進攻。在志願軍入朝參戰后,在福建和廣東方向各部署了4個軍防范美軍和國民黨軍登陸進攻。七是東北行政區轉入戰時體制,作為抗美援朝戰爭總后方基地。這些部署和准備,有力地保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有力地防范了美國將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

第五,遏制戰爭和戰略威懾相結合

遏制戰爭就是戰場上打疼美國軍隊。朝鮮停戰談判的出現和朝鮮停戰的實現,都是志願軍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打疼美國軍隊的結果。中國採取的戰略威懾,一是動員全國人民支援戰爭,二是發揮志願軍的兵力優勢,這兩者都顯示出中國的力量,三是顯示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尤其在1953年2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毛澤東、周恩來針對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上台前后的一系列活動及美軍准備在朝鮮登陸冒險情況所表明的態度。毛澤東在2月7日的講話中更是強有力地警告美國當局:“我們是要和平的,但是,隻要美帝國主義一天不放棄它那種蠻橫無理的要求和擴大侵略的陰謀,中國人民的決心就是隻有同朝鮮人民一起,一直戰斗下去。這不是因為我們好戰,我們願意立即停戰,剩下的問題待將來去解決。但美帝國主義不願意這樣做,那麼好罷,就打下去,美帝國主義願意打多少年,我們也就准備跟它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4﹞(p121)美國當局從朝鮮戰爭中已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人民說話是算數的,中國人民是有力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戰場上的充分准備和毛澤東、周恩來的警告威懾,最終迫使美國當局放棄了進行大規模登陸的企圖,轉而恢復停戰談判。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採取控制戰局的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朝鮮戰爭范圍,實現了朝鮮戰爭局部化的預想。

毛澤東的軍事指導藝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充分展示和發揮,使武器裝備落后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了武器裝備高度現代化的美國軍隊,積貧積弱的新中國打敗了資本主義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人民也自近代以來第一次真正揚眉吐氣,中華民族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整個世界都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

﹝參引文獻﹞

﹝1﹞《周恩來軍事文選》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頁。

﹝2﹞《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頁。

﹝3﹞《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頁。

﹝4﹞《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頁。

﹝5﹞《彭德懷軍事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412頁。

﹝6﹞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頁。

﹝7﹞《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頁。

﹝8﹞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2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頁。

﹝9﹞《毛澤東軍事文集》第1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