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

解放軍報:甲午的殤思——寫在甲午戰爭兩個甲子之年

理論部 劉新如

2014年01月06日08:5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甲午的殤思

  器物與觀念——思想觀念落后也要挨打

  人們常說“落后就要挨打”,但就甲午戰爭而言,僅作此分析還嫌不夠。

  實際上,當時清政府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中國的GDP是日本的9倍﹔從軍力比較,中國艦隊總體上略佔優勢,“定遠”“鎮遠”堪稱當時世界領先、遠東一流的鐵甲利器,雖然日艦的船速較快,但優勢並不像一些人形容的那樣大,絕無鴉片戰爭時大刀長矛對堅船利炮般懸殊。

  應當說,思想觀念的落后、軍事理念的陳舊,才是導致“天朝上國”一敗涂地的一個“致命傷”。

  甲午戰爭,是“人類歷史第一次以蒸汽為動力的鐵甲艦隊所進行的一場大海戰”。

  十九世紀堪稱一個海洋的世紀,制海權成為造就現代大國興衰的重要杠杆。美國人馬漢提出的海權概念震動了世界,英國依靠強大的海軍而稱霸全球,日本則把爭奪制海權作為掌握對中國作戰的主動權。而中國只是視海洋為單純防御的屏障,把海軍消極地看成是運輸船隊、運兵船的護航力量和陸地防守的一種輔助。尤其是甲午戰爭的最后也是關鍵階段,北洋水師“株守軍港”不敢出海,這無異於擱淺的鯨魚坐以待斃,至多也是將一群活艦當作死炮台作了有限的抵抗。

  美國知名軍事歷史學家馬克斯·布特考察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海戰,發現中俄兩國的新型戰艦都比日本多,但都將其與舊式戰艦混編在了一起,使得新型戰艦根本無法發揮威力,結果都敗於貌似相對弱小的日本海軍。

  英國海戰史學家評價:“大東溝海戰的結果是對海戰理論無知的產物……假如北洋艦隊多了解一下海戰理論,又怎麼可能在擁有大艦巨炮的情況下仍然以懸殊比分慘敗呢?”

  一個對海洋陌生的國家和民族,可以買來世界上優良的戰艦,卻買不來海洋意識和海戰理論。清軍雖然裝備了現代化海軍裝備,但依然固守“弓馬平天下”的傳統觀念和祖上傳下來的“作戰成法”,未能形成足以與列強抗衡的新質戰斗力,充其量不過是拿著一些洋武器的舊式軍隊,最終不得不吞下令人銘心刻骨的戰敗苦果,使一個誕生過《孫子兵法》的國度千載蒙羞。

  由此可見,落后就要挨打,是一個高度概括的集合命題和判斷。即使經濟、軍事實力不落后,思想觀念、軍事理念落后也照樣挨打。

  甲午海戰,從反面演繹了“器”與“道”的古老哲學命題。人,永遠是戰斗力中最活躍最基本的因素。武器本身並不是戰斗力,任何武器的效用都要通過人去實現。在信息化、網絡化席卷全球的今天,軍隊的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戰斗力生成模式深刻嬗變,新型作戰力量不斷涌現,這對人的思想觀念更新、軍事理念和戰略戰術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技術浪潮在四周洶涌澎湃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頭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