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

解放軍報:甲午的殤思——寫在甲午戰爭兩個甲子之年

理論部 劉新如

2014年01月06日08:5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甲午的殤思

  憂患與擔當——有備才能無患,能戰方能止戈

  1886年12月,英國埃爾斯威克造船廠為北洋水師打造的新型巡洋艦“靖遠號”下水,按慣例新艦下水需演奏國歌,而當時的中國沒有國歌,英國人信手拈來了一首古老的民謠——“媽媽好糊涂”,不幸竟一語成讖!

  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大清帝國正處於史稱“同光中興”的“太平盛世”。“洋務運動”造成的繁榮表象,使清廷當局沉浸在感覺良好的“糊涂”狀態。

  其實,“盛世”“中興”的背后,潛伏著種種殺機。戰爭的勝敗,實際上是在戰前決定的。

  19世紀中葉,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成為中央集權的近代天皇制國家,並毫不掩飾要發動一場“征討清國”“揚威海外”的侵華戰爭。

  一場注定要爆發的大戰已經危在旦夕,而沉醉在“海宇升平”榮光中的清廷大員卻熟視無睹,“不以倭人為意”。

  《盛世危言》《上大清皇帝書》之類的吶喊,遠不如洋務佣金、賣官鬻爵、萬壽慶典那樣實惠誘人。直至日軍攻陷大連、旅順,北京城仍鼓樂連天,弦歌悠揚。慈禧太后甚至揚言:“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令彼終身不歡。”掌持軍務和外交大權的李鴻章,則始終抱著醉心於求和的態度,“初冀俄國脅和,繼謀英國勸和”,后到“馬關乞和”……

  殊不知,和平是乞求不來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中國的千年古訓,與古羅馬諺語“要想得到和平,那就准備戰爭吧”說的是同一道理。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從“文景之治”到“七國之亂”,從“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到“安史之亂”,直至這次從“同光中興”到大清衰亡,古今中外歷史的發展一再証明,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太平盛世,並非意味著永享太平﹔戰爭的潛力,不等於戰爭的能力﹔和平的願望,更不等於和平的現實。有無強烈的憂患意識,往往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有備才能無患,能戰方能止戈。承平日久,一個民族最難維系的是憂患意識,一支軍隊最難做到的是居安思危。敗戰、亡國,常常並非因為對手有多強大,而是由於自己思想上的麻痺、懈怠,自己打敗了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挑戰和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陶醉,因為這種麻木可以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墮入危險的境地而不自知。惟有發揚居安思危、憂患在先的精神,時刻做好應對戰爭的准備,方能“弭戰患於未萌”“保和平之長久”。

  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導致軍事上糊裡糊涂吃敗仗﹔思想上的憂患,源於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擔當。沒有責任感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沒有使命感的軍隊是不能打勝仗的。盡管今天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但鑄劍為犁的時代遠沒有到來。我們熱愛和平,向往和平,但准備戰爭、進行戰爭、贏得戰爭,始終是軍隊的根本職能。歷史沒有后悔藥,勝利沒有替代品。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強軍夢,需要強化使命和擔當意識。“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當代中國軍人必須徹底摒棄和平麻痺思想,在心裡刻上“定遠”的鐵錨,以民族和國家大業為重,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念,千萬不可用不打仗的心態做打仗的准備。

  隻有我們擁有了任何人都不敢覬覦的意志和力量,戰爭才會真正遠離我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