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權
優良作風是黨的事業成功的保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要“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改進作風,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証,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全面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在貫徹落實《決定》過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特別是健全作風建設的各項制度,推進改進作風的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以優良作風為全面深化改革保駕護航。
一、改進作風必須常態化
作風體現黨的性質、代表黨的形象,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成就偉業,就是因為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良好作風視作生命,把不良作風視為大敵。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改革時期,我們黨靠的是兩股力量,即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是馬克思主義,人格的力量就包括良好作風。人民群眾正是看到了我們黨的良好作風,從而選擇了跟黨走﹔也正是我們黨用優良作風樹立了良好形象,從而凝聚起強大的進步力量。抗戰時期,愛國華僑陳嘉庚曾到重慶和延安考察,在重慶蔣介石請他吃山珍海味,在延安毛澤東請他吃士兵種的蔬菜和村民送的母雞,由此他得出“共產黨必勝、國民黨必敗”,由“擁蔣”變成“擁共”。美國記者斯諾到延安採訪,當他看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袖睡土炕、穿補丁衣服,深受震動和感染,他把中國共產黨人這種艱苦朴素作風稱為“東方魔力”“興國之光”。我們黨正是這樣,在逆境中奮起,在困難中堅持,以共產黨的“延安作風”打敗了國民黨的“西安作風”。革命時期是這樣,建設時期和改革時期同樣是這樣。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告誡全黨牢記“兩個務必”、發揚優良作風,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一開始就提醒全黨要“一天不放鬆”地抓黨風,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把作風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可以說,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堅持以良好作風推動事業發展,是我們黨的一條成功經驗,是我們黨戰勝困難、贏得主動的一個重要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作風建設,把改進作風作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作為工作開局起步的重要切入點,專門作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並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任務聚焦到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門積極貫徹、狠抓落實,作風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呈現新的氣象。
同時要看到,改進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黨的成員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會各種不良現象和錯誤思想必然會不斷侵蝕我們黨的隊伍,黨的隊伍也不可能純而又純,有時會良莠不齊。因而,黨內會經常出現各種不良作風。這就決定了反對不良作風、弘揚新風正氣,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任務。同時,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抓一抓就會有好轉,鬆一鬆就會有反彈﹔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老的作風問題解決了,新的作風問題又會出現,或者老問題以新的面貌出現,如果抓抓停停,或者寄希望於一次集中整治就能解決,抓一陣鬆一陣,不僅解決不了作風問題,還可能適得其反,讓群眾失去對我們黨的信心。可見,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這就需要我們以水滴石穿的精神、鍥而不舍的韌勁推進作風建設,在“常”“長”二字上下功夫,做到長期抓、反復抓,實現常態化。《決定》明確提出“改進作風常態化”這個命題,道理和意義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