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第二節  中國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主編 鄒東濤
2013年08月13日14:4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收入分配差距制約消費需求的擴大

“沒錢可花”、“有錢不敢花”、“錢少沒法花”、“有錢無處花”是我國又面臨著四個消費問題。這四大消費問題是收入分配對消費需求影響的現實體現。影響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的因素很多,如物價、商業流通的發達程度等,根據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其消費水平的高低。夏曉平 通過對2011年廣東城鎮住戶抽樣調查資料和CPI調查資料,發現2011年上半年廣東省物價上漲對各收入階層消費支出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低收入階層消費支出的增長幅度最大。因而從收入角度考察我國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的因素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1.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盡管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渠道多樣化,工資性收入在總收入中所佔比重逐漸下降,但仍高達65%,工資性收入仍是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首先長期以來 “重積累、輕消費”的指導思想導致我國居民的勞動報酬在GDP中所佔比重較低,居民收入水平基數較低。通過對2000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美國、日本、歐元區勞動報酬率的比較可以看出,除2000年勞動報酬率高於0.5外,我國居民勞動報酬在GDP中所佔比重較小,居民收入水平較低(見表7-1)。

表7-1 美國、日本、歐元區、中國勞動報酬率比較

說明:勞動報酬率=勞動者報酬/GDP。美國、日本、歐元區勞動者報酬、GDP數據源自《2011年國際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網站,均按本國貨幣當年價格統計。中國數據源自國家統計局網站2011、2010、2009、2006、2001年統計年鑒,其中因2008年數據缺失,採用2007年數據。

其次,收入增幅差異導致城鎮與農村居民收入相對財政收入水平下降。對2003~2011年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的比較可以看出(見表7-2),我國財政收入增幅遠高於居民收入增幅,除2009年外,是居民收入增幅的2倍。其次除2011年外,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遠低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引起農村居民相對收入下降,加劇城鄉收入差距。

表7-2 2003~2011年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純收入增幅比較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