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擔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關於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課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貢獻”。為了使廣大讀者及時了解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日前記者採訪了該課題組的幾位主要成員。
記者:請談一談對這一課題的總體設計和構想。
張伊寧(課題組首席專家,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這個課題研究主要有兩點要求:一是准確,二是創新。課題組經過反復研究並報上級批准,將課題定位為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深入考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現代軍事實踐與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內在聯系和理論啟示,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基本規律以及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據此,我們將“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作為課題的預研項目,並把課題具體細化為5個研究項目,即: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規律﹔變化中的當代軍事與發展著的中國軍事理論﹔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軍事思想﹔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軍事思想﹔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江澤民軍事思想。
記者:為什麼要把“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作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貢獻”課題的預研項目?
徐焰(課題組成員,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我們曾考慮過直接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軍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切入,但這樣做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容易從發展的角度反映出這些理論成果之間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靜態有余,動態不足。我們研究這一課題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基本規律,為今后的軍事理論發展,建設打得贏、不變質的現代化軍隊提供理論指導。正是這一目的,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這一課題放在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發展史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這是因為,隻有從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的歷史進程中來考察,才能更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進程和脈絡,進而在摸清歷史線索的基礎上,從歷史過程的角度分別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軍事思想作歷史定位分析、實踐課題分析、思想進程分析和歷史成果研究。
記者:據了解,明確提出“中國現代軍事思想”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本身就是軍事理論研究的一個創新。根據你們在課題報告中的解釋,中國現代軍事思想就是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關於戰爭、軍隊和國防的理性認識。那麼,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根本問題是什麼?
蔡仁照(課題組成員,國防大學出版社社長、研究員):中國現代歷史從一開始就與中國現代軍事,與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在中國的傳播、運用和發展有著不解之緣,它們不僅同步共生,而且休戚與共。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首創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戰爭觀,奠定了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理論基石,也培育和主導了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是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的理論源泉。
20世紀20年代以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中國現代軍事實踐中先后形成了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軍事指導理論。這三大理論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雖然三者各有自己的時代特征和理論內涵,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中國化卻是它們共同貫穿的深刻主題。
中國現代軍事思想雖然不是隻有中國共產黨人的軍事思想,但真正的代表和佔主導地位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軍事思想﹔中國現代軍事思想雖然不是隻有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但作為中國軍事指導理論的是這三大理論成果。研究中國現代軍事思想,不排斥對戰略對手軍事思想的研究,但主要是反映我們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現代軍事的思想和實踐,主要是研究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軍事指導理論,根本的問題是研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