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就“拍賣錢楊書信”表態——“出售隱私有悖文化良知”
“錢鍾書楊絳書信將於6月21日拍賣”的消息,最近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話題。102歲的楊絳先生5月21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認為“這件事情非常不妥”,並於5月26日發表《公開聲明》(詳見本報5月22日和5月27日第三版)。今天,本報記者致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請她談談對此事的看法。鐵凝認為:“公開和出售別人的隱私,有悖於社會公德與人的文化良知。”
鐵凝說:“關於錢鍾書楊絳私人書信被拍賣一事,我看到文匯報上一些法學專家的意見,我是同意的。這一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以往國內外也有類似的案例被裁定。在當事人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公開拍賣和公開出版的性質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在於‘公開’。任何未經許可的公開都是對隱私權的侵犯。”
鐵凝認為:“私人間的通信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的。利用別人的信任,為了一己之私,公開和出售別人的隱私,有悖於社會公德與人的文化良知。在當事人堅決反對的情況下,如果還執意要這樣做,是對當事人更深的傷害。”
鐵凝指出:“錢鍾書和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家、翻譯大家,深受國內外眾多讀者的喜愛,對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楊絳先生是親歷‘五四’運動,唯一仍在世的中國作家。錢鍾書、楊絳二人把一生全部的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至今捐贈累計逾千萬元,受益者已達數百位學子。如今,102歲的楊絳先生精神矍鑠,身體康健,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學界和文化界的幸事和喜悅之事。拍賣事讓這位年逾百歲的老人在安寧和清靜中被打攪,她的情感、精神受傷害。讓這樣一位老人決意親自上法庭一定是許多喜愛錢鍾書、楊絳作品的讀者不希望看到的,一定也是善良的國人不樂意看到的。人心的秩序,人際關系中信任、坦誠這些美好的詞匯萬不可變得如此脆弱和卑微。”(北京5月29日專電 記者江勝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