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國夢”而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文明曾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過巨大貢獻。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則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理論源泉。時至今日,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離偉大的“中國夢”如此之近,“中國夢”也印証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光輝形象。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生存智慧,也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針。
“中國夢”不僅記錄著中華民族從飽受屈辱到贏得獨立解放的非凡歷史,還承載著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艱辛探索的偉大歷程。面向未來,我們充滿憧憬,堅信能夠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然而,“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特別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實現“中國夢”既充滿了時代機遇,也面臨著重重困難,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要與時俱進。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教條主義隻會使“中國夢”受困於陳舊觀念的束縛,墨守成規無法使中華民族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隻有堅持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中國夢”才會變成現實。
“中國夢”不僅寄托和抒發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意志情懷,更昭示著中華民族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未來。因此,實現“中國夢”,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新境界,從實現“中國夢”的客觀視角和時代立場去理解和把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從而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